这些课堂我喜欢——新课标与核心素养下的精彩课堂

Mengy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天,万象最浓烈,花草树木最繁盛。在这美好的四月,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学识与专业素养,润泽学生,助力成长。他们的课堂,上演了最精彩的一幕幕……</p><p class="ql-block"> 航天一中青年教师王迎梅老师的课《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将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整体建构,课堂整个流程和结构既充实又顺畅。特别是学生推椅子观察表情环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趣,有乐,有意义。跨音乐学科的设计也是亮点,让学生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乐曲的韵律与情感。还有课堂实践环节的百变表情包,每人完成一张卡片表情画进行叠加展示,很有创意。可见老师在课前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教学功底扎实,是专业学习上的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本课紧扣了新课标的内容,贯彻了学科素养,讲得好,值得借鉴,学习。</p> 我校查展老师的课《月亮遇上古诗词》,查老师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灵活自如的教学方式,张弛有度的学科融合,听完课让人觉得很舒服。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提供帮助,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查老师的朗读与轻唱能力都很有感染力,可见查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她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我为月亮涂色彩环节,跨美术学科运用的恰到好处,师生配合默契,互动融洽。 交大附中航天高级中学王晨老师的课,讲的是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整节课,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后半节课,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给《红楼梦》这本书设计腰封环节,教师始终在导,学生轮换在讲,对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分析的也很有深度,很有吸引力,学生储备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思路也越来越宽,教师再适时提示与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解读文本再创造的能力, 我校李莹老师的课《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跟前面我说的交大附中航天高级中学王晨老师的课,有相似之处。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始终在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轮换在回答,板演。李老师设置的问题,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性,甚至调动了王子旗同学主动要求展示自己的两种解题方法的欲望。还有最后一个视频片段,渗透了学科德育,在数学学科能渗透学科德育,很不容易,但是李老师做到了,很难得。我不太擅长听数学课,但李莹的课让我耳目一新。特别体现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好课的关键。 <p class="ql-block">  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告诉我们一线教师需要随时去拥抱变化,敢于尝试未曾经历过的挑战,从单课到单元,从零碎到整合,做课程学习的探索者,探索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内在动机,锻炼他们的高阶思维。</p>

学生

老师

课堂

素养

学科

学习

教学

环节

新课标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