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赏细品颐和园】画中游

太空精灵

说起颐和园我最喜欢的景点就是画中游,没有之一。从观景位置到建筑本身在我眼中都是无可挑剔。<br>这组位于万寿山前山西部半山腰中,由各色琉璃瓦组成的建筑群,有画中游、澄辉阁、借秋楼、爱山楼、湖山真意等建筑。各建筑物之间以爬山廊连接,利用山形地势的高低,筑有不同高度的平台,亭台楼阁相互搭配,构图丰富,别具一格。登阁眺望昆明湖、西堤、玉泉山美景尽在眼前,犹如身在画中。<br> 走进建筑群正中的湖山真意,从敞轩内向外远望,轩中的上楣、下底座、左右楹柱相组合,恰好形成一个个“取景框”。西眺玉泉山,南望昆明湖等,每框一景,景景不同,如同画中一般。每次我站着感觉累了,便在借秋楼与爱山楼的廊下坐上半天,天气晴好的日子里眼前的景色让我久久不愿离开。 偶尔也爬上高高的佛香阁比较一下,那里虽然位置更高,但没有观景的地方,站在栏杆后视野受限,远不能与画中游相比。佛香阁赏的是建筑本身,而画中游则是建筑与景观俱佳。 这座牌楼两立柱南北分别雕有楹联,枋心南北也雕有额题,均为乾隆御笔。南侧额题:“山川暎发使人应接不暇”,楹联:“幽籁静中观水动,尘心息后觉凉来”。北侧额题:“身所履历自欣得此奇观”,楹联:“闲云归岫连峰暗,飞瀑垂空漱石凉”。在抱鼓上、立柱上、梁枋下面和冰盘檐上只要有空白的地方均线雕有缠枝花草纹饰。下层梁枋南北各线雕三幅高士图,上层梁枋南北各线雕一幅深山高士图长卷,上枋两头也雕有携琴访友等图。<br>此石牌楼从用料之好之大、雕工之精细精美来看,乾隆当年是不计工本下了大工夫的,其牌楼可以说是颐和园内单门牌楼中最为精美的。<br> <div><br></div>传说画中游是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大家都知道乾隆非常喜欢南方,三下江南回到北京后便想仿照江南景致造清漪园。让工匠在听鹂馆后空着块地方设计了多种图样,均不满意。乾隆日思夜想,便一日在梦中见一白须老者带二使女前来,使女手中各持一画轴,打开后是两幅画着楼台亭阁的图画,美妙绝伦。老者邀乾隆去画中一游,乾隆兴致勃勃,边游边吟:<br>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飞水自流。<br>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br>远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br>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画中游。<br>梦醒后乾隆把梦中所见画了下来,命内务府制成烫样,这就是画中游。<br> 画中游于2017年进行了长达7年的维修,期间我曾多次前来探望,终于在2023年初疫情开放后迎来了她崭新的模样。不仅变得艳丽且树木也少了,再想晴好天气来借秋楼前小坐就要自带小凳,否则会全天暴晒了。哈哈……<div><br></div><div><br></div><div>感谢浏览</div><div> 2023.4.2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