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7月早上八时,正值秋髙气爽,我们一行四人自驾车从广西梧州出发,前往贺州黃姚古镇游玩。</p> <p class="ql-block"> 黄姚古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来到古镇。古镇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地方,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又有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景物,“诗境家园”之称确实名不虚传。九百多年来,由于其被群山环抱,不易受到各种动乱的波及;解放后又因经济穷困,沒力拆建,各种明清年代的建筑物得以保存完好,到了今天因而得福,成为游玩追求的“香饽饽”。</p> <p class="ql-block"> 按景区指引,车要停在酒壸山宾馆前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从停车场出来便看见这幢民国时期的建筑——黄姚邮局,但已名不符实,改行不通邮了。</p> <p class="ql-block"> 邮局的前方便是一个大广场,广场的东面是始建于明代的古戏台,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平常每逢节庆都会有演出助庆,别看戏台筒陋,抗日时期著名演员欧阳予倩还亲自在此登台演出过京剧《辕门射戟》。</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南边有个别致的园拱门。</p> <p class="ql-block"> 进了园拱门后,便是供奉北帝,如来,观音,道佛合一的宝珠观,同时也因于1945年,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迁到黄姚,设在宝珠观内开展工作,因而也定名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下之观,恐此一家有如此多名堂。</p> <p class="ql-block"> 在宝珠观旁是不显眼的北三门,别看门小,却是游客主要出入口,要重新验票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 进门不远,便看到一棵有着5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枝干盘根错节,蒼老遒劲,因其形似龙爪,故又称龙爪榕。</p> <p class="ql-block">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p> <p class="ql-block"> 透过龙爪榕望去,便是建于清朝乾隆二年的佐龙桥和佐龙亭,亭后是奉祀土地公和土地婆佐龙祠。</p> <p class="ql-block"> 古镇有姚江、宝珠江、兴宁河三条小河蜿蜒流经,在镇内不同地段交汇后统称姚江,再穿镇后而汇入招贤河。千百年来,姚江滋润着两岸的苍生,见证了古镇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亦孔之固:古镇的重要门楼之一。建于清初,名出自于《诗经》中“天保定尔,亦孔之固”,意思是上天保佑您安宁,王位稳固国昌盛。</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就首先在此“亦孔之固”门进入古镇的内街游览。</p> <p class="ql-block"> 古镇内有八条石板街,阔的有五米宽,窄的仅有二米宽,全都是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历经沧桑,仍无丝毫松动,用无声的语音讲述着那过去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今天翠花布衣铺迊来的顾客。</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一位。</p> <p class="ql-block"> 一间有着很好寓意商铺名的古屋。</p> <p class="ql-block"> 还保存着伟人头像语录壁画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专卖黄姚土特产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在古镇中悠然悠哉地行走的我。</p> <p class="ql-block"> 三星楼:寓意为福、禄、寿三星拱照,是古镇于金德街北端的一个出入口,门的两侧一副对联,“傍社葱茏千树合,临楼咫尺一桥横”便是此楼周围环境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进士居:据贺州《昭平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的黄姚出过7位进士,这是其中一位进士的居所。透过那已字迹模糊的进土牌匾,我们可以体会到古镇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仙人古井:由分工明确的五个池子组成,泉水常年翻腾而涌,清澈甘甜。</p> <p class="ql-block"> 大贵巷:深巷幽弄,庭院深深,静静地诉说,默默地承受。</p> <p class="ql-block"> 郭氏大院:建于清朝道光年代,是郭子仪的后代郭敬璋出资所建,有近百间房子,图为大院内最多人打卡的双拱门。</p> <p class="ql-block"> 她也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进门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在老街旧巷溜达,雅致而且有趣,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有一种岁月静好的享受。不知不觉,已行到古镇的西边乐趣园一带,迊目而来的便是这个名大实小的黄姚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剧院不远便是建于明未清初时期的、兼备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结合的吴氏宗祠,也是广西艺术馆旧址,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及《酒是故乡醇》的祠堂都是 在这里取的景。</p> <p class="ql-block"> 宗祠对开是一个小湖,我们便环绕着小湖转圈观赏。</p> <p class="ql-block"> 九曲回廊迊佳人。</p> <p class="ql-block"> 自助烧烤场。</p> <p class="ql-block"> 郭氏宗祠:别看普普通通,却是郭子仪后代的宗祠。</p> <p class="ql-block"> 酒坊:好酒自然有人来。</p> <p class="ql-block"> 巨型的石磨。</p> <p class="ql-block"> 湖上小亭微风至,心旷神怡人舒畅。</p> <p class="ql-block"> 运望青山秀,近观湖水清。人在画卷行,心随景色乐。</p> <p class="ql-block"> 湖上长廊,尤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环湖转了一圈,从原路返出亦孔之固门楼后,来到姚冮南岸的龙畔街游玩。</p> <p class="ql-block"> 兴宁庙:供奉北帝真武大帝。庙前凉亭上方有一块"且坐喫茶"牌匾,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柱上的对联:"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更是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有间陶陶居(广州的陶陶居可是一间很著名的酒家)。</p> <p class="ql-block"> 司马第:清代直隶分州同知莫霭然的故居,人称"莫司马",故这间大屋称为"司马第"。</p> <p class="ql-block"> 莫家大院:很大,占地三亩多,原为莫氏宗亲的府邸,后曾改为私塾仙山书院,现改造为黄姚大院文化主题酒店。</p> <p class="ql-block"> 把酒临风不思归,皆因此地最留人。</p> <p class="ql-block"> 守望楼:是姚江南岸百姓从东面进出古镇的门楼,古时有专人在这座门楼上打更、守望,护卫古镇。</p> <p class="ql-block"> 真武山:古镇周围被九座山峰环绕,是九龙聚穴之地,其中东北方的真武山更是居其首,称为龙脉,能使古镇人杰地灵,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东门楼,便知我们已游览到古镇的东面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年代留下的痕迹还不时见到,也算是漫长的历史中一段沉淀吧。</p> <p class="ql-block"> 带龙桥:小桥,流水,人家,近千年的历史沉淀,是古镇的地标,在2016年特种邮票其中一张发行邮票也选择了此景作为邮票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行到带龙处,悠然赏佳肴,小桥流水伴,问君何处觅。</p> <p class="ql-block"> 站在带龙桥上看那姚江边上的古镇第一楼和旁边的见龙祠,很美,很幽静,特别是祠中一副对联:“坐久不知红曰到,闲来偏笑白云忙”,更是对以住黄姚人的优闲和追求的最好写照。</p> <p class="ql-block"> 同根姐妹花,万里(其中一位定居美国)来聚游,叽喳啄不尽,依偎情更深。</p> <p class="ql-block"> 问君要有多少年的修为才能和你“偶遇他乡”。</p> <p class="ql-block"> 河边的茶座,且坐喫茶。</p> <p class="ql-block"> 永安门:是黄姚七座门楼之一,门上的对联是“永作中流砥柱,安康盛世机关”,门名和对联充分表达了黄姚人期望岁月静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古香古色颜依旧, 昔日豪宅变饭庄。</p> <p class="ql-block"> 石跳桥:是古镇最具特色的一座桥,由31个石头墩按人一般行走的步伐距离和髙低不同来排列。过了石跳桥便又囬到北三门,时已下午二点多,出北三门后,古镇游便告结朿。“东有周庄,西有凤凰,南有黄姚,北有平遥"的誉称,确实不假,黄姚古镇,真是一生值得去一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编写完稿于2023年4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