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至,候鸟归

雨后阳光

<p class="ql-block">大地回春,候鸟北归。虽然春季的北京雾霾天频现,但依然可见各种过境暂栖的候鸟们迎着春风展翅翱翔,欢快鸣叫,而此时的城市湿地中就是观鸟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最先迁徙北归的总是雁类。在雁类之中,从古至今都令人宠爱的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其鸣声宏亮,且喜欢边飞边叫。</p> <p class="ql-block">也许,第一眼看到灰雁时,很多人都会把它误认为是家鹅。体大而肥胖的灰雁,行动极其敏捷,善飞行,且曾经因为其具备独特的仰面飞行姿势,而声名鹊起。</p> <p class="ql-block">相较于灰雁,豆雁最明显的识别标志是其嘴尖上面有一块黄色的斑块,远看就好像是一粒黄豆,故而得名豆雁。豆雁喜欢群居,生性胆却而机警,不太容易靠近。</p> <p class="ql-block">短嘴豆雁,原为豆雁的亚种,现已成为了独立的鸟种。其实,短嘴豆雁与豆雁外形非常相似,但较之体型稍小、颈部短粗且额头的弓形明显,常与豆雁混群活动。</p> <p class="ql-block">水陆空三栖明星——斑头雁,外形美丽且奇特,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白色头部上两道醒目的黑色带斑,极具辨识度。古话说“天高任鸟飞”,而能飞跃珠峰的斑头雁,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p> <p class="ql-block">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因额和上嘴基部具有白色宽阔的带斑而得名。白额雁喜欢陆地,常在地上觅食或休息,且善行走和奔跑,起飞和降落也非常灵活。</p> <p class="ql-block">中型涉禽——凤头麦鸡,其最大特点是头顶具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随风摆动,被人形象的称为“天线宝宝”。凤头麦鸡小心翼翼的走路姿态和泛着金属光泽的羽翼,让它们看上去既优雅又俏皮。</p> <p class="ql-block">荷兰国鸟——白琵鹭,嘴又长又直,上下扁平,酷似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繁殖期的白琵鹭很惊艳,它们不仅会长出冠羽,其喉部和嘴端还会变成金色甚至橙红色。</p> <p class="ql-block">堪称“鸟中超模”的黑翅长脚鹬,嘴细长而笔直,且有着白色的体羽、黑色的翅膀和长长的红腿,黑白红三色分明,无论行走还是飞翔,姿态都十分优雅。春天是鸟儿躁动的季节,黑翅长脚鹬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一只京城罕见的流苏鹬,在沙河水库惊喜亮相。奇葩之鸟——流苏鹬,其雄鸟有三种类型,其中“拟雌型”,拥有超级基因变体,天生具备“男扮女装”的本领。这只流苏鹬究竟是雌还是雄?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反嘴鹬的长嘴,就知道了其名字的由来,而有人则戏称它为“嘴巴长反了的鸟”。尽管今年北京的春季雾霾严重,但反嘴鹬黑白相间的羽色依然亮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自然界中的鸟类千奇百怪,各有自己独特之处。扇尾沙锥因尾羽打开像一把扇子而得名。其实,扇尾沙锥最吸睛的是它“奇长无比”的嘴,目测约为头部的两倍,但长长的嘴并不是累赘,而是捕食利器。</p> <p class="ql-block">长着与众不同金眼圈的金眶鸻,呆萌而可爱。金眶鸻常边走边觅食,并伴随着单调而细弱的叫声,且喜欢急速奔走一段距离后稍微停歇,再继续前行,十分有趣。</p> <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是一种非常珍稀的鸟类,也是被人类所认知最晚的鸟种之一,故得名“遗鸥”。由于遗鸥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上繁育后代,因而也被称为是高原上“最脆弱的鸟类”。</p> <p class="ql-block">长着红色小嘴的红嘴鸥,体形和羽色都与鸽子相似,俗称“水鸽子”。随着天气渐暖,其头部逐渐由灰变黑,最后披上了黑色的“头纱”,这是它们成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普通燕鸥,因与家燕尾型相似而得名。其实,虽名为“普通燕鸥”,但却一点也不普通。它有燕的灵巧,又有鸥的儒雅,且同所有燕鸥家族的成员一样,都是“飞行健将”,似乎从来不知道疲倦。</p> <p class="ql-block">鸥嘴噪鸥,是噪鸥属的一根独苗,嘴为黑色且短而厚,停歇时翅长远大于尾长。鸥嘴噪鸥与普通燕鸥颇为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嘴和脚的颜色一黑一红。</p> <p class="ql-block">带着“黑色礼帽”的红嘴巨鸥,又名红嘴巨燕鸥,是世界上最大的燕鸥。红嘴巨鸥分布范围极广,上百个国家都能看见它的身影,网友则笑称是“同胞遍天下”。</p> <p class="ql-block">琵嘴鸭,从它们的名字中就可以知道,这种鸭子的嘴巴,一定非常奇特!琵嘴鸭的喙很长,甚至比它们的头还长,其形状就犹如一把“大勺子”,格外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有“白眉大侠”之称的白眉鸭,虽分布范围广泛,但在北京却并不常见。白眉鸭生性胆怯而机警,动作灵活,常在有水草的隐蔽处活动,稍有声响便会立即飞离。</p> <p class="ql-block">“红”运当头的赤颈鸭,其典型特征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棕红色的脖颈和头部,顶上带黄色冠羽,额头上有乳白色纵带,这颜值,使得它们在鸭群中很容易分辨。</p> <p class="ql-block">有着“烈焰红唇”的翘鼻麻鸭,因繁殖期雄鸟额前有个红色琵琶形的肉瘤,在古代曾被称为“琵芭鸭”。翘鼻麻鸭羽色鲜艳夺目,可谓是水中“最靓的鸟儿”。</p> <p class="ql-block">有“湿地精灵”之称的灰鹤,又被称为千岁鹤、玄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虽体型巨大,但姿态优美,且与其它的鹤类一样都有着修长的双腿,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象征着长寿。</p> <p class="ql-block">凡名字之中带有“鸲”字的鸟儿,都可谓是“歌唱家”级别的,当然,北红尾鸲也不例外。北红尾鸲雄鸟羽色艳丽,超级吸人眼球,而北红尾鸲雌鸟则简洁素雅。</p> <p class="ql-block">鸟儿是大自然最杰出的造物!有着“蓝色精灵”之称的红胁蓝尾鸲,小巧灵动,喜欢在树丛间穿梭跳越、鸣叫。其体羽以蓝黄色为主,搭配完美,令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鹀属鸟大部分羽色低调,而黄喉鹀却是其中的另类。黄喉鹀属于一种善于鸣叫的小型鸣禽,无论雌雄,头顶都有一束羽毛高高翘起,形成一个小凤头,甚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人见人爱的白颊“张飞鸟”白鹡鸰,标准的黑、白、灰配色,天生好动,总是蹦蹦跳跳不停地走动,飞行时呈波浪状上下起伏,且喜欢边飞边叫,机灵萌动。</p> <p class="ql-block">惹人喜爱的黄头鹡鸰,羽色艳丽,其柠檬黄的小脑袋让它们格外显眼。黄头鹡鸰非常亲水,喜欢颤动着小尾巴、迈着“小碎步”曼妙地走在滩涂上,可爱至极。</p> <p class="ql-block">春风吹绿了树梢,吹开了花朵,但芦苇却依然枯黄。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震旦鸦雀,总是芦苇丛中最吸睛的存在。这些活波可爱的小精灵,谁能不爱呢?</p> <p class="ql-block">有“长尾巴狼”之称的山鹛,属一种英文名字(Beijing babbler)中带“北京”二字的中国特有鸟种,是由英国的鸟类学家于1868年在北京采集到标本进而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八哥,因两翅有白色的翼斑,且飞翔时呈现“八”字形,故而得名。八哥全身羽色黝黑,头部有一簌羽冠,其鸣声虽不如百灵鸟动听,但它很聪明,模仿力超强。</p> <p class="ql-block">林间猎手——雀鹰,顾名思义就是捕捉小型雀鸟的鹰。由于体型不大,飞行时风阻较小,再加上有着尖锐的利爪和灵敏的眼睛,一旦锁定猎物,基本上一击毙命。</p> <p class="ql-block">黑鸢,虽然名字中有个“黑”字,但它们却一点也不黑。黒鸢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喜食垃圾,被称为是最“成功”的鸟类,有着比秃鹫还顽强的生存能力。</p> <p class="ql-block">有“猛禽中最强渔夫”之称的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将身体全部扎入水中来捕食鱼类的中型猛禽。当鹗发现猎物时,便会迅速的从高空俯冲,用双爪将鱼带出水面,然后在空中矫正姿势,帅爆了。</p>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候鸟们也应时而归。它们飞越高山、湖泊和田园,长途迁徙数千甚至上万公里,不仅演绎着生命交响曲,更在天地之间绘就了数不尽的诗情画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