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珠江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在春光荡漾、阳光初照的清晨,我们开启了新的一天,也开启了别样的研修体验。</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全程参与了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融教研”新时期教师研训工作研讨会暨2022年度研训项目结业典礼》。</p> <p class="ql-block">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共有一个主旨演讲、两个汇报活动共五人次汇报研训成果、五个专题活动外加一个圆桌会议。研讨会形式多元,设计精妙,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穿插成果汇报,展示研训硕果、教师风采;以主旨演讲开宗明义,通过圆桌论坛,点题提升;仪式感贯穿始终,心生向往,倍感亲切;其间加以学员代表微辩论,殊为惊艳;线下线上相互交融,反响不凡。细品之下,犹如一场粤菜盛宴,前菜惊艳、凉菜精妙、热菜绝味、倩汤鲜美、甜点细腻,一菜一品,众菜成宴,精美绝伦,回味绵长,萦绕心头,久久难忘。</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睹为快吧!</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师所陈志雄所长主持开幕式,做《2022年度广州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项目简介》,并为结业学员颁发证书。</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吴新华副院长做《教科研训一体化,全面推进融教研》主旨演讲,聚焦“以研促训、以训导研、研训一体”的工作理念和教师研训“融教研”工作策略。</p> <p class="ql-block">本次研讨会共设计了五个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包括学员代表微辩论、专家点评、专题讲座三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主题一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的车杰平老师和广州市番禺区毓正小学的李娜老师,围绕“教育的第一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头脑价值”进行。</p> <p class="ql-block">主题一的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俊教授点评。陈俊教授充分肯定了正反方代表的辩论,并指出辩论主题的价值。陈俊教授还进行了《教师的情绪劳动》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吴新华副所长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俊教授及</span>学员代表颁发奖状。</p> <p class="ql-block">主题二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学校的黄劼老师和广州实验中学的涂子凡老师,围绕“儿童的发展是在一定预期的控制与影响下的过程”进行,着力聚焦儿童成长过程的关键因素。</p> <p class="ql-block">主题二的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熊焰教授点评。熊焰教授指出儿童成长过程内外因素,并以幽默生动的语言,非常接地气的做了《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让我们如沐春风。</p> <p class="ql-block">吴新华副所长为熊焰教授及学员代表颁发奖状。</p> <p class="ql-block">主题三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的李晓湘老师和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的沙荣莉老师,围绕“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扎实的学识是第一位的”进行,着力聚焦教师成长过程的关键因素。</p> <p class="ql-block">主题三的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雷丽珍副教授点评。雷丽珍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正反方代表的辩论,并指出教师的德、才的辩证关系。雷丽珍副教授还做了《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师所高珂娟副所长为黄埔区教育研究院张丽璇书记、雷丽珍副教授及学员代表颁发奖状。</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研讨会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师所卢镇岳主任主持开场。</p> <p class="ql-block">下午进行了汇报一活动,先是由2022年广州市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人才高级研修项目代表,广州实验中学刘广钧老师进行《学科融合作品汇报》。</p> <p class="ql-block">接着由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巧儿副主任做《区域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方案分享》。</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主题活动同样精彩。主题四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王丽莎老师和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丘瑜老师,围绕“教育究竟是唤醒学生,还是塑造学生”进行,着力探究学生成长过程的内外因素。</p> <p class="ql-block">主题四的学员代表微辩论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易凌云教授点评。易凌云教授通过线上联接的方式,对正反方代表的辩论进行了全面解析,并指出学生成长的内外因的辩证关系。</p> <p class="ql-block">易凌云教授还做了《生态视域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建构》的线上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贯穿始终的仪式感,让成长中的老师们收获满满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汇报活动再次开启。汇报二活动先是由2022年广州市教师研训人员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代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梁小棠主任分享《从心出发,助力教师发展》的研修心得。</p> <p class="ql-block">2022年广州市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人才高级研修项目代表,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刘成通老师进行《读书 为学 为师》的研修心得汇报。</p> <p class="ql-block">2022年度广州市青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代表,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幼儿园刘畅老师,做《力量•成长•收获》的研修心得汇报。</p> <p class="ql-block">主题五学员代表微辩论,由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的苏倩欣老师和广州市花都区智能学校的赵光灿老师,围绕“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首要是提升他们的自尊心”进行,着力探究“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p> <p class="ql-block">主题五的学员代表微辩论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朱新秤教授点评。朱新秤教授指出了正反方代表辩论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问题学生”教育的方向。朱新秤教授还做了《学习型学校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研讨会收官阶段,组织开展了圆桌论坛,与会专家、老师论坛围绕“研训一体化的优势,如何发挥其优势”,进行了多方位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丰富多彩的研训活动,让我们领略了粤派教育“自信、自得、力行”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研讨活动,让我们深度沉浸其中,笔耕不辍,唯恐疏漏精彩之言。</p> <p class="ql-block">安排满满的一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