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60天一一不能忘却的记忆!

徐德胜

<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下午,座落在鸭绿江畔的家乡丹东。据说居住在韩国城小区的一对母女核酸检测成阳性,全市开始封城。</p>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听到风声的江城百姓,立刻涌向各商超市场,掀起了一股抢购风潮。傍晚,全市所有蔬菜副食柜台都抢购一空。</p> <p class="ql-block">一纸通知,叫停了一座城市,也给市民带来了诸多困难。</p> <p class="ql-block">八十五岁的老母亲患尿毒症多年,每周一三五需要透析。二十五日周一早晨准时来到中心医院,被告知透析室需要消杀,病患只能在院内等候。接近十点,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的母亲终于进入了大楼。可又传出透析室需要等疾控中心消杀验收,病患还是不能进去。接着又告诉病患家属,透析患者需在医院集中隔离,不能回家了。四弟在医院陪护老娘。我和三弟开车回家,为老娘准备住院物品,然后又回到医院等待。本该早上八点的透析,直到下午两点多才做上。傍晚,院方又说医院不具备隔离条件,病患还是回家吧。当我们接上老娘,又穿过多处大白把守的扎栏,到家己经快八点了。整整折腾了十二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早晨起床,下楼排队做核酸,成了封控在家的我们每天的第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XⅩ号楼下楼做核酸!"成了我们的起床号。</p> <p class="ql-block">大白正在给我们做核酸,简称“捅嗓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单元既沒有阳性确诊者,也没有疑似阳性者,却被莫名其妙的贴上了封控区,单元门上还按了锁鼻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楼外,拉上了一道铁丝网,这是第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街道的两头,按上了钢管扎栏,有大白24小时值守,这是第二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主道上的铁扎栏,这是第三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为了防止传递物品,街头的铁网扎栏又换成了铁皮扎栏。</p> <p class="ql-block">铁扎栏封控的各个街区,又根据疫情程度,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来又改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不同风险区有不同管控方法。如高风险区是足不出屋门,家门要贴封条。</p> <p class="ql-block">高风险区,楼里有阳性人员拉走隔离,其他邻居家都要居家隔离,门上贴封条,上磁卡,大白每天上门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每道铁扎栏,都有白色卫士值守。</p> <p class="ql-block">网上建立的邻居群,成了居家交流的主要平台。而网上购买蔬菜包,成了购买生活必须品的主要渠道。</p> <p class="ql-block">网上不仅有蔬菜包,还有水果包。</p> <p class="ql-block">等待分发的蔬菜包。</p> <p class="ql-block">蔬菜包的价格,至少比平时贵了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给老娘购买的水果蔬菜,等待拉老娘上医院的车过来,从栏杆上递过去。</p> <p class="ql-block">闲置多年的豆芽机派上了用场。</p> <p class="ql-block">自己动手,给餐桌上添个菜。</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封控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政府为我们送来了爱心包。</p> <p class="ql-block">政府也在千方百计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困难。把保供单位请进封控区。</p> <p class="ql-block">油盐酱醋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购物的百姓排起了长长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封控中的端午节,老伴正在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封控在家的外孙女,渴望地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和寂静的游乐园,何时才能出去玩?</p> <p class="ql-block">全副武装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一位母亲,透过封闭铁皮的缝隙,焦急的张望着!</p> <p class="ql-block">母亲隔着扎栏拉着孩子的手。</p> <p class="ql-block">这位父亲,因儿子核酸检测阳性,背抱两个孩子去隔离点。</p> <p class="ql-block">在两天核酸后,再加一天自测抗元,一条红杠就是阴性。今天又合格了!</p> <p class="ql-block">封控二十天的成绩单。</p> <p class="ql-block">农历五月初八(公历6月6日),在封控中迎来了妈妈八十五寿辰。本想全家相聚,为老娘庆祝生日。这一切都被封控取消了!</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给老娘订制了生日蛋糕,祝老妈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妞妞是我的邻居,二手酒店用品收购站收养的一只小母狗。平时就散放在收购站的院子里。4月24月,突如其来的疫情,丹东封城了。收购站老板被封在家里,来不了了。后来他就给我老伴打电话,让我老伴帮他喂喂妞妞。我家养狗,有狗粮,老伴就每天从门缝递给它一钵狗粮。可没想到,妞妞是一只怀孕的母狗,不几天竟在院子里生下一窝狗崽,兄弟姐妹共七只。可能由于护崽加上营养不足,妞妞经常在半夜叫唤,影响了邻居休息。有的邻居就在群里发声,谁家的狗半夜叫唤,让不让人睡觉了。面对此情,我只好在群里向大家解释了妞妞的情况,并替妞妞向邻居道歉。沒想到我的解释竟引发了一场奇迹。</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妞妞的门前竟摆满了食物,香肠,鸡蛋,炸肉,米饭,还有用牛奶做的稀粥,这全是好心邻居为妞妞送来的月子饭。还有的邻居怕狗崽冷,送来了棉垫,羽绒服。打这天起,妞妞门前的美食就沒断过,妞妞也过上了贵妇的生活。“妞妞今天出来了吗?”“你又去给妞妞送饭了!”尽成了我们邻居间见面的问候语。可能由于吃得好了,营养足了,妞妞晚上再也不叫唤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妞妞己经满月了,经常带着她的七个孩子溜出院外,嘻嘻玩耍。这也成了我们小区的一道风景,常常引来邻居们的围观拍照,给封控在家的邻居们带来了不少乐趣。</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妞妞和她的七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同学去北京女儿家,把浇花的任务托付给我。封控第39天,费尽周折来到他家,大多数花都枯死了。</p> <p class="ql-block">在封控中有许多新发明,各街道发放的《疫情防控出入证》,就是一种。</p> <p class="ql-block">每户一套,一天用一张。背面有明确的出行要求:一户一人,限时两小时,只能在本社区范围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最短命的出入证。</p><p class="ql-block"> 5月18曰,封城的第24天,在老百姓的强烈要求下,各社区开始发放出入证。上午9点开始发放,11点突然宣布出入证作废。许多社区居民因为排队,出入证还没到手就作废了。</p> <p class="ql-block">  昨天,封城五十天,终于迎来了临时解封。下午,领到出门证,立刻向大门奔去。来到扎栏前,铁网做的门并没打开。一个大白抬手将我拦住,很不友好的问“上哪?”,“解封了,出去遛遛。”“有证吗?”“有!”,我连忙把刚到手的出门证递上。大白接过证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开始审问,“你是这个小区的吗?”“是呀。”“你住几号楼?”“XX号。”“不对,这个小区没有XX号楼。”我在这住了二十多年,难道自己住几号楼还不知道吗?这不是刁难吗?我再也忍不住了,立即和他吵了起来。吵声引来了在帐篷中休息的大白,他们了解了事情原由,劝我别生气。有一个大白还打开大门,推我出去。经过这番折腾,解封的喜悦早己烟飞云灭,我转身向封闭了五十天的家中走去。</p><p class="ql-block"> 大白,是这次抗疫中的无名英雄,你们确实是有功之臣。可无论你是志愿者,还是社区干部,或者下沉干部,你穿上大白,就代表政府,老百姓是你的服务对象,不是你的敌人。我曾当过监狱警察,我们审问犯人也没有用你这样语气和态度。为了抗疫的最后胜利,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大白,请不要把百姓当敌人,行吗!</p> <p class="ql-block">封控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忍无可忍的老百姓终于自己动手了,封闭的铁丝网被撒开了一道大口子。</p> <p class="ql-block">6月21日下午,在鸭绿江边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上了热搜,上了中央电视台,甚至上了凤凰卫视。</p> <p class="ql-block">我本想去探望老娘,被路卡挡住,却目睹了事件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事情的起因是一女子带有病的父亲去医院拿药,并在社区开了通行证。但在过路卡时值守的警察发现女子健康码显黄码(没按规定做核酸),就不充许女子车辆通行(也是照章办事)。双方发生争执,警察拽拉女子,女子摔倒在地(有假摔嫌疑),女子父亲见女儿倒地,非常愤怒,拖着病体扬手掴了警察一掌,警察应声倒地(明显假摔),还回头问一录相辅警,录上了吗?此时警方领导及特警赶到,将父女及警察带走。这本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事既如此,我想领导回去首先指出女子持黄码出行有错在先,父亲爱女心切也不应该动手打警察。同时也应对警察生硬执法表示道歉。但取药事关百姓生命安全,或让女儿取药或安排警察帮忙去药,既体现严格执法又体现人性化执法。使事情圆满解决。</p><p class="ql-block"> 但出乎预料,第二天警方通报,女子妨碍公务行政拘留,父亲袭警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都未执行)。我真不知道这些领导是怎么想的,这种激化矛盾的做法,必然将警方推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也把丹东推上了热搜,推上了央视。</p> <p class="ql-block">封控中的青年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林荫小道己长出了小草。</p> <p class="ql-block">湖中的荷花己含苞欲放。</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畔静悄悄。</p> <p class="ql-block">一排铁皮隔断了沿江通道。</p> <p class="ql-block">空无一人的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寂静的锦江山。</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无人家。</p> <p class="ql-block">空位待客的休闲椅。</p> <p class="ql-block">关闭多日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锦山大街静悄悄。</p> <p class="ql-block">6月24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丹东在静默了六十天后,终于解封了!到处都是排队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畔的滨江路,又迎来了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银行门前,市民在排队取钱。</p> <p class="ql-block">进入超市,必须查验核酸码。</p> <p class="ql-block">等待检验核酸码后进入菜市场的市民。</p> <p class="ql-block">踊跃购物的市民。</p> <p class="ql-block">等待检测核酸的环卫工人。</p> <p class="ql-block">解封的当天晚上,小外孙女就迫不及待的来到昐望以久的锦江山,留下了这张月下倩影。</p> <p class="ql-block">街头新景观一一核酸采样亭。</p> <p class="ql-block">就在解封的第三天,我市桃源小区又发生了一起悲剧。一位九十三岁的老人因为患上小肠疝气,手术后需要独自去医院拿药,到了社区办通行证时被质疑。于是老人试图给工作人员看自己的手术刀口,结果裤子不慎滑落。社区工作人员因此称老人“耍流氓”,随后报了警,老人被警方带走。老人感到受辱,为自证清白,于6月27日早晨在社区门口上吊轻生。</p> <p class="ql-block">老娘每周三次透析,闯关过卡的通行证。</p> <p class="ql-block">被封闭在医院住院部的四弟和老娘。</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兄弟的精心照顾下,老娘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挺过来了,迎来了解封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丹东加油!愿疫情早点过去,愿人们早日过上正常生活,愿经济快点步入正规,愿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p><p class="ql-block">留给未来不能忘却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