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和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颁布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教师学习和研读新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将“新方案”“新课标”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去,切实有效促进“双减”落地。2023年4月26日下午,徐州市桃园路小学开展了以“研读新课标,交流促成长”为主题的新教师班学习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武成彬老师通过数据和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分析了青年教师们所面对的机遇和危机。并指出,时代终将会淘汰不称职、不负责的老师,作为新教师,要感恩能为人师的机遇,要在平常的工作中落实每一件小事,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才能有驻足于教育的资本。更要用“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p> <p class="ql-block"> 第二环节是各个学科的老师分享解读新课标时的体会与心得感悟。首先,一年级语文学科的齐紫伟老师从核心素养看课堂实践,让在座老师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齐老师重点讲解了新课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用具体的课例分享了一年级孩子自制的识字道具《大转盘》,绘画作品《夏天》《青》等,明确了低年级孩子所独有的创造力,而作为教师更要尊重每一个孩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表达和创造能力。</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数学学科梁雪雨老师从两版课标的对比变化切入,从新课标核心素养与课程理念两方面阐述了数学思维、数学眼光、数学语言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意义,梁老师还指出数学课堂应引导学生从“想明白”到“学明白”,把课堂从“老师教”转变为“我想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并结合二下《测量方向》这一课例从学情分析、活动前准备、成果分析、课后反思四方面具体分析了新课标在具体课堂中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 最后,英语学科王雪雯老师从学习途径、整体解读、课程实施、学习启发感悟四方面具体阐述了自己对于新课标、新方案的理解。王老师指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带领学生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获取民族文化认同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才能把文化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核心素养。同时,王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看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输出语言,为动画配音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姚向芹校长对本次三位教师分享的内容和案例给予了肯定,并希望所有新教师从本次的活动中汲取力量,为后期教学带来帮助与提升。同时提醒各位老师在忙碌之余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在书中寻找力量,品味与感受生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桃小新教师班必定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新的教学氛围下,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学习与生活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拍照: 李雯 刘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单秋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美篇:单秋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武成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