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正定古城游记

常乐

<p class="ql-block">2023.2.23.-25.自驾游西柏坡和正定古城,用美篇记录行程所见,留作回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柏坡旧址简介</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旧居</p> <p class="ql-block">正面是毛主席办公室和寝室,侧面是江青住室、子女和保姆住室。</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旧居</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旧居</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旧居</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旧居</p>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会客室和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代表和国民党和平代表团旧址。</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革命圣地西柏坡”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定标志性建筑-正定南城门</p><p class="ql-block">正定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华里,城墙高10米,上宽6米,下宽8米。城门设内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月城就是在瓮城外加筑一道弯月形城墙。瓮城高度与内城相同,月城的高度则是内城的一半。瓮城门与内城门设置成90度夹角,瓮城门和月城门也错向布局。出入正定城需要迁回曲折的通过三道城门,城门的这种设计形式既利于攻守,又可以避免敌人长驱直入。城外设有护城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此种格局在国内亦不多见,更说明正定城在明代政治、军事地位的重要,对拱卫北京城有不可代替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南城门名为长乐门。内城门上题“三关雄镇”,瓮城门上题“迎薰”,月城门上题“九省通衢”。</p> <p class="ql-block">南城门瓮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墙鼓楼</p> <p class="ql-block">南城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南城门夜景</p> <p class="ql-block">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正定建国璞隐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隆兴寺,别名大佛寺。</p><p class="ql-block">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p><p class="ql-block">隆兴寺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原是正定八大寺之一,经历代变迁,寺内仅存宝塔一座。塔高40.98米,塔身分九层,一至三层为砖仿木构,四至九层为木构。</p><p class="ql-block">天宁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塔心柱结构形式,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这种塔心柱结构,“我国仅河北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结构形式,是极为珍贵的实例”(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荣国府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设计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荣国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在荣国府取景的有电视剧《雪山飞狐》、《新包青天》、《郑板桥外传》、电影《侠之有道》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腊梅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云庙</p><p class="ql-block">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东路一带)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p><p class="ql-block">赵云庙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城内南门里东侧,寺内的定州塔是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被称之为中国宝塔之王,又称开元寺塔、瞭敌塔,是国内现存最高的一座砖质结构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济寺位于正定县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现为佛教活动道场。。</p><p class="ql-block">1983年,国务院确定其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临济寺澄灵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和楼位于正定县城中心至南城门的中段,横跨正定城南门内南大街上。它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楼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门端门,但南面正中还有关帝庙一所倚台建立。</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阳和楼是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又称多宝塔、花塔,位于正定县正定镇生民街路东原广惠寺内。相传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按该塔的形制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应是金代的遗存。</p><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为八角砖雕砌仿木构楼阁式花塔,共四层,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总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因塔身第三层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线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称为华塔。华塔是中国古塔中的一种特有类型。</p><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p><p class="ql-block">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回程下高速去赵县观看了赵州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柏林禅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石塔东路23号,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现存寺庙建筑(除柏林寺塔外)于1992年相继建成,占地90余亩,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p> <p class="ql-block">往返三天,游览革命圣地西柏坡和正定古城名胜古迹,回程顺路观看赵州桥等,行程短暂、丰满,正定古城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