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有约,花正开,在这春暖花开,蕴育希望的季节里,扬帆奋进正当时。为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优化历史课堂结构,开元中学历史组迎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研活动,根据教育教学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基本要求的实施情况,开展了听课和评课活动。</span></p> 听课评课活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教研活动第一个环节是由我校六年级的马文晓老师和七年级的于红老师执教的历史公开课。课后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授课思路,历史组的老师们就两节课的内容提出了各自的思考与建议。朱清老师和徐贤老师就两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评课,周亚楠老师和王慧老师提出了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位老师都认真研读了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贯穿于课堂始终;学习方式多样,自助学习充分,合作学习有体现;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用大量的史料来推进课堂教学。采用板块的形式,展开教学,思路条理清晰,学生的参与度高。学科特点体现明显,课堂有提升,落脚于核心素养。</span></p> 教研员指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环节由教研员就新课标对于历史中考的新要求以及其在历史课堂的应用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泰安市教研员朱增兴院长针对新课标教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朱院长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体,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细化,看看究竟反应了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上如何落实历史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五大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大核心问题。要注重一节课的课魂,即一节课的课堂立意主线。要尝试着贯穿课堂的始终。主线的落实是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进行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由教研员段主任进行了总结。针对学业质量问题,段主任提出适合于初中学生的小论文的论述题,提炼观点及展开论述这一新题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渗透和训练。教学评的体现,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测,做到真实落地。教学立意要鲜明、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结构板块化是未来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端起历史的“望远镜”,知之愈明,则行之于笃。历史教学之路永无止境,阳光雨露总有陪伴,花开果熟自有时节。教无涯,研不止。未来开元中学历史组将继续奋发,一路同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