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们来啦”——幼小衔接系列之参观实验小学

龙龙

<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 虞永平</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满足大班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探知愿望,帮助他们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园于3月策划组织参观小学活动。</p> 前期准备 <p class="ql-block">   大班段老师们通过课程审议、主题活动开展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对于素未谋面的小学,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有好奇、有担心、也有憧憬。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相关准备工作,一起讨论了关于小学的话题,将心中的疑问和参观小学的计划用画笔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做好准备后,孩子们满怀憧憬与期待来到了实验小学,开启了参观、发现和体验之旅。</p> 参加升旗仪式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充满期待。国歌奏响,哥哥姐姐们整齐地向国旗行队礼,整个小学上空飘荡着他们唱国歌的声音。孩子们也深受感染,认真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朝霞里,看着哥哥姐姐在国旗下的表现,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散发出耀眼的光彩。</p> 参观校园 <p class="ql-block">  宽敞的操场、高高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高大整洁的礼堂、丰富多彩的功能室和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廊道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小学生活别样的魅力。</p> 体验课堂 <p class="ql-block">  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轻声走进教室,与哥哥姐姐们一起聆听小学老师上课,感受小学课堂的氛围。看到哥哥姐姐们在课堂上端正的坐姿和认真专注的样子,孩子们眼里满是钦佩和对小学生活的向往。</p> 小记者访谈 <p class="ql-block"> 进入小学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但是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亲身体验小学课堂,近距离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感受了小学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p> <p class="ql-block">姐姐你好,小学有没有玩具啊?</p> <p class="ql-block">姐姐,小学的作业多不多哦?</p> <p class="ql-block">请问,小学有食堂吗?</p> <p class="ql-block">我想问一下课间10分钟可以干嘛?</p> <p class="ql-block">书包里面装些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10000+10000等于多少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请问,数学难不难?”</p> 定格美好 回顾与感想 <p class="ql-block">&nbsp; 第一次走进小学,孩子们参观后收获满满。回幼儿园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畅谈自己看到的小学,讲述着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疑惑和焦虑得到解答的快乐······最后幼儿把自己对参观小学的收获用画笔一一画了下来,制作成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小学故事。</p> 智慧锦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慧锦囊之——家长焦虑理性解</p> <p class="ql-block">🌟理性看待幼升小</p><p class="ql-block"> 首先,家长要先厘清幼小衔接“衔接”的是什么?根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的文件指引,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注重孩子在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作为家长,需理性思考,反观孩子在哪些方面还可以继续完善,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调试好自身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在没有全面了解孩子的兴趣及优势的情况下,盲目树立不合理的教育期望,疯狂地给孩子加码补课,这样的心态极易损耗家长的教育信心,引发家长的教育焦虑,同时也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家长需要调整自身心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幼小衔接绝不是看知识储备的量,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思维、好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提出合理的教育期望。</p> <p class="ql-block">🌟准确认知幼儿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常常会把幼儿当做“弱势群体”,进而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是包办孩子的一切需求。家长的过度包办,不仅使幼儿缺乏了生活锻炼,还会造成孩子的懒惰和懈怠,进而影响其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面对此困境,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多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在“放手”中减少家长自身不必要的焦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慧锦囊之——幼儿焦虑用爱缓</p> <p class="ql-block">👍认同自己,树立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在家庭中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在鼓励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的积极评价,能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在舒适、安全的成长环境中,能有效减少孩子焦虑产生的频次。</p> <p class="ql-block">🌱表达焦虑,释放焦虑</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常。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引导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家长可主动向孩子表达“妈妈在工作很多的时候,也会很紧张,担心做不完”“嗯,现在感觉到很烦恼”,让孩子知道焦虑和烦恼是很正常的情绪状态,家长通过表达自己烦恼来源的同时,也可以反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的眉头都皱起来了,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焦虑,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能有效地释放内心关于入学前的焦虑。</p> <p class="ql-block">🎄自主思考,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讲述自己的焦虑和烦恼时,家长要耐心倾听,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对进入小学产生焦虑,在倾听中认同孩子的情绪感受,鼓励幼儿自主思考,面对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应该如何去解决。家长的耐心陪伴,是给予幼儿直面困境的莫大勇气。</p> 衔接有度静待花开 <p class="ql-block"> 正如当我们决定远行,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之前,一定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我会看见怎样的风景?哪些相遇值得期待?</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会遇见什么样的困难,我准备如何去克服?</p><p class="ql-block"> 这段旅程我希望获得什么?为此我将做哪些准备?</p><p class="ql-block"> 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恰如即将踏上一段必经的旅程。身心的准备必不可少,但前路也绝非艰难险阻难以逾越。</p><p class="ql-block"> 所谓成长,如期而至。只要我们加强家园合作,以一颗爱孩子的平常心,加上一些积极的策略和合理的方式,定能陪伴孩子自信、平稳的渡过身份转换,快乐升学,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小衔接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学过渡势必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积极能量替焦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一起来行动!</p>

小学

孩子

家长

焦虑

衔接

幼儿

幼小

生活

参观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