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莫干山

平常心

<p class="ql-block">90年代来过莫干山,是趁孩子暑假几个娃一起来这里玩玩,住在山上,玩了几天。这次老公做好攻略,在建德火车🚉站附近的莫干山大酒店住一晚,星期六早上出发,坐火车到建德西站,这火车站不大,看上去有些年头喽😄,车站与酒店之间百米左右,安排妥当向莫干山进军。</p> <p class="ql-block">我们叫了网约车,想让他送我们到景点,结果车开到莫干山的牌坊被拦住了,说车不能进,要到客运中心统一坐景交车上去,那就回呗,坐上景交车统一到阴山街下,然后再坐车去景点,牌子上是7个景点,但工作人员都说大坑点不要去,那里没景😓,没景为什么还要设这个点呢?</p><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站来到了毛主席下榻处,主席下榻莫干山126号,还真巧,主席的诞辰是12.26号😄,所以,这号码感觉特别熟悉,并且此处的建筑是否有点仿延安窑洞式。</p><p class="ql-block">1954年3月初,在杭州主持起草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期间,毛主席曾亲临莫干山视察,对莫干山的风光景物、竹海松涛赞叹不已,作出"莫干山应当成为全国绿化的典范"等重要指示,并写下了《七绝·莫干山》</p><p class="ql-block">1957年7月,毛主席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讲哲学时,还将莫干山十八盘山路与事物运动规律联系起来,形象地说"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曲折的,比如走路,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莫干山你们去过没有呀?上下都是一十八盘。社会的运动总是采取螺旋形前进的。"</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莫干山的保护和发展,森林植被、名胜古迹、别墅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将"昔为中外大亨垄断之地"的莫干山,建设成了人民大众休闲旅游目的地。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非常关心莫干山的发展,多次莅临视察。</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主席带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杭州历经77个日夜,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草案初稿。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为"五四宪法"。</p> <p class="ql-block">主席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主席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旭光台在莫干山景区东侧,主要由清凉亭和旭光台二处景点组成,清凉亭原名陟屺亭。“陟屺”二字源于《诗经》中“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之句,该亭由辛亥名人黄郛于1928年为纪念其母而建。清凉亭为石砌双层结构亭,旧时常为轿夫、行人中途休憩之地。旭光台建于山势如半岛的馒头山顶,是莫干山观日出赏山景的最佳处之一。登上旭光台远眺莫干山全景,参差楼台竹海别墅尽收眼底,蓝天、白云、竹海和五颜六色的别墅屋顶,构成了一副宏伟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武陵村,位于莫干山东北之金家山顶(俗称屋头),地势轩爽,环境幽静,自成天地,犹如世外桃源,因此上世纪三十年代,陈叔通(著名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人在此营造别墅后即取名武陵村。</p><p class="ql-block">550号别墅,位于莫干山武陵村,建于1933年,因四周有松林,二楼阳台呈半月形,故名"松月庐"。原主人陈永清,浙江上虞人,时任上海兴业银行董事,以经营船运为主,因此该楼以"船形"设计。松月庐因这段历史,得已记载史册。</p><p class="ql-block">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陷入通货膨胀,国民政府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决定实施币制改革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同年6月底,蒋经国奉命先行上山,选择550号别墅作为其父亲的临时总统官邸,为会议召开做一些准备工作。同年7月29日,蒋介石偕宋美龄、蒋经国,并召集翁文灏、俞鸿钧、王云五、王世杰等经济幕僚云集于此,召开币制改革会议,决定发行"金圆券"。</p><p class="ql-block">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完婚礼后,受结拜兄弟黄郭邀请,首次登上莫干山,在"白云山馆"与宋美龄开始了蜜月生活。1937年3月,蒋介石又一次登上莫干山,再住白云山馆。23日,周恩来、潘汉年与蒋介石、张冲在此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两党领导人的初次正式会晤。最终促成"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敌之责"的庐山谈话的发表。周恩来这样评价这次和谈:"一上莫干,二至匡庐,合作之局以成"。谈判结束后,蒋介石在莫干山小憩,并到莫干镇凭吊黄郭。</p> <p class="ql-block">芦花荡为山中最大的人工园林,相传开山老祖莫元曾携女莫邪结庐于此,培植芦苇,行医治病。清末民国初,莫干山辟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芦花荡是山中最佳的"消夏湾"之一。莫干山"三胜"中有泉一胜,芦花荡的鹤啄泉又为山中名泉之冠,志书载"地有流泉,洌而甘,西医验之无微生物,虽冷饮可无河鱼之疾"。芦花荡的主要景观有鹤啄泉、鹤池、芦荡、开山老祖塑像、花毛竹和富有民俗情趣碑林及陈帅诗碑亭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陈曦老帅的诗碑亭</p> <p class="ql-block">莫干山的碑林</p> <p class="ql-block">1984莫干山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莫干山上召开第一次全国性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被称为"莫干山会议",会议由《经济学周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发起。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改革所处的关键时期,由中青年经济学者自己发起、自己组织,召开了这次学术讨论会。</p><p class="ql-block">450号楼简介由美国传教士海依士所建,1923年7月15日落成,是莫干山建筑群中典型中世纪城堡式建筑。旧称"聚会堂",为耶稣教徒活动场所;上世纪50年代后,改作大会堂,供大型会议、电影放映之用;1984年9月12日,"莫干山会议"曾在此召开。2018年,莫干山管理局筹措资金进行修缮,重新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1984年莫干山会议花絮;花絮一:谁是发起人?莫干山会议的发起人是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1984年,朱嘉明和黄江南33岁、34岁,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身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经济师、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第一届硕士。张钢,35岁《经济学周报》负责人。刘佑成,34岁,浙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p><p class="ql-block">花絮二:缘起谈及莫干山会的缘起,朱嘉明、张钢、黄江南不约而同地想起天津一北京的火车。黄江南记得"那时穿得很少,是夏天,我和嘉明等人去天津南开,在火车上议起来。"朱嘉明说:"我认为光靠老一代不行,年青一代应该登上历史舞台。1984年1月,我去杭州,和刘佑成谈过。莫干山地点是我提出来的。"当年开会的主会场:莫干山450号。</p><p class="ql-block">花絮三:开会有风险当时保守势力很强大,思想意识形态依然比较紧张。为了增加合法性,用多家新闻机构联名发起的办法。9月份的莫干山会议是由《经济学周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世界经济导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经济效益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召开的,声势不可谓不大。1984年与会者徐景安:当时我是国家体改委宏观规划处处长,领导们是出于好心,让我别参加这个会。可我担任了会议的策划工作,怎么半路撂挑子呢?我是冒着被撤职的危险去参加会议的。1984年9月莫干山会(右1马凯、右2马小冈《图片来源垫儿﹣随步青﹣4</p><p class="ql-block">花絮四:青年还是中年?在中文语境中,过去只有青年、中年、老年。对此,张钢认为他有发明权:"会议起个什么名字呢?青年?我们当时30岁左右,不是了;中年?不甘心。在月坛北小街的办公室里,猛一翻身,突发灵感,就叫"中青年"。会议的全称也叫"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对外开放组"开</p><p class="ql-block">花絮五:谁上莫干山?1984年9月3日,"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莫干山450号(大教堂)内正式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24人,他们是由会议筹备组根据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余篇应征论文挑选出来的。在选拔过程中,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这,也构成了莫干山会议的特点。"对外开放组"主要成员"六图片中国社女士2(从左至右:常修泽、金岩石</p> <p class="ql-block">银铃"为旧地名,相传为"吴王之墓所在,有宝藏焉",蓄水成池后即以地名之。春末夏初,大片珍稀古杜鹃花争相开放,似锦繁花倒映在碧水之中,与池中的近千尾各式锦鲤相映成趣,成为莫干山的一大美景。池畔的华厅为中国古典建筑,雕棵画栋、飞阁流丹,潘家花园的水桥流水、曲径幽洞,也都颇为可观。</p> <p class="ql-block">剑池,为"山中第一名胜",相传春秋末年,干将莫邪奉吴王阖闾之命铸剑于此,莫干山也因此而得名。今尚留剑池、磨剑处、试剑石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为了暑假带大宝游玩地去了上渚山奇幻谷,我们先实地看看,叫上网约车到上渚山奇幻谷(田博园)旅游景区,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地处长三角腹地,东临上海、南接杭州、北望南京。园区总用地面积约1.21km2,是一个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酷炫运动、奇幻体验、多元教育、创意文化等旅游业态为一体的旅游区。</p><p class="ql-block">上渚山奇幻谷(田博园)具有山、林、湖、田等多类型完整的空间场景,景色秀丽、文化氛围浓厚、服务设施齐全,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上渚山奇幻谷(田博园)是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的主会场,拥有展现德清传统的桑基鱼塘、淡水珍珠养殖等农业系统;拥有最令人惊艳的奇幻魔术馆,其中《奇迹德清》是国内首个文旅休闲度假场景魔术驻场演艺;拥有"花开敦煌"、"行走的壁画"等画面感的奇幻敦煌馆;拥有亚洲最大台地式月季园﹣-奥斯汀月季园、国内杜鹃花品种最多的日式园林﹣﹣杜鹃谷等;配有微度假的特色住宿设施,如独具特色的奇幻艺术酒店,依山而建,融于景中,错落式退台形成山与景的对话,茶园上架空而建的茶野里帐篷营地、坐拥绿境的玫瑰星空房车营地等。还有国宝大熊猫馆。</p> <p class="ql-block">营地生活区由玫瑰星空房车营地、胶囊公寓楼群、茶苑餐厅、星空电影公园等组成。</p><p class="ql-block">玫瑰星空房车营地,占地30多亩,50多辆现代房车错落布置在群林绿茵之中,让您在这儿放空心灵,对话自我,听自然之音,享星语之愿。</p><p class="ql-block">胶囊公寓由景行楼、逸轩楼、子衿楼、文茵楼、月亭楼组成,楼群依据坡地走势设计,以不规则形状呈现,艺术感十足。内部设计以时尚极简风与未来时空感的胶囊式床位碰撞出奇异的花火。</p> <p class="ql-block">"境见.茶野里"露营地(帐篷营地)</p><p class="ql-block">"境见·茶野里"露营地以全境森林为背景,漫山杜鹃谷为邻,面朝整面坡度原生态茶园,坐拥全景绿境。营地主体包含12间拥有独立整体卫浴、空调、悬挑阳台的客房帐篷和3个野趣公共空间,开启了全新的"森系茶野"风。</p> <p class="ql-block">杜鹃谷是以杜鹃、枫树景观为主的深山幽谷。立于山之涧,藏于山之中。演绎人们从俗世叩响杜鹃谷大门,循序渐进,深至幽谷仙境。以三重门空间变化,一路有三门,各有深浅,起伏错落;三门划四园:一园叩花、二园探花、三园品花、四园怀花。</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高空网阵,大宝在原乡小镇玩过,惊险刺激的游戏,大宝肯定是要尝试的,而且这里高的地方比原乡小镇的还要高,到时候就看大宝喽</p> <p class="ql-block">熊猫馆里还真有大熊猫,但是它懒得动,就这么个姿势😄</p> <p class="ql-block">哇,还有像小宝这么大的小不点在玩骑车游戏,还蛮有挑战性的。</p> <p class="ql-block">游程结束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