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落实落细“双减”政策,海区五小第六届丁香读书节持续推进,4月25日下午举行了第五场活动——五年级组“探寻汉字的深度”。本场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深入了解汉字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汉字的兴趣及综合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 边旭霞书记、张霞校长、赵佩主任出席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 舞蹈《水墨兰亭》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学生用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中国水墨丹青的虚实变化、顿挫回旋、巧拙适度,令观众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丁香读书节”宣传片)</p> 第一篇章:汉字小讲堂 <p class="ql-block">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同学们经过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制作PPT,化身为汉字文化的传播者,向大家介绍汉字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已经出土的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p> <p class="ql-block">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p><p class="ql-block">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交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p> <p class="ql-block">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己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 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p> 第二篇章:汉字小故事 <p class="ql-block"> 从“甲骨文的发现”到“同音字闹出的笑话”,同学们分享的小故事不仅有趣,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汉字的含义和历史背景。</p> 第三篇章:小小书法家 <p class="ql-block"> 书法为中华民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璀璨明珠。学习书法是提高个人修养和提高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继承祖先光荣传统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的“小小书法家”们以饱满的热情,挥毫泼墨,舞动丹青,聚焦精彩!在点、线、面的节奏中,在七彩流光的韵律中,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讴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一张张绚丽的画图,一幅幅精美的书法,无不呈现音乐的律动、诗歌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这20个字,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写照,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文化之灵魂。</p> 第四篇章:汉字大比拼 <p class="ql-block"> 八个班的选手准备就绪,蓄势待发。</p> <p class="ql-block"> 第一关“奇妙奇妙真奇妙”</p> <p class="ql-block"> 本关题目为必答题,共8套字谜题,各小组根据抽签顺序选择题号。每套题共7个字谜,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关“你来比划我来猜”</p> <p class="ql-block"> 名字叫“你来比划我来猜”,顾名思义这个游戏需要两个人合作,一个看着大屏幕上的词语比划、提示,另一位来猜成语。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比拼一下哪组同学得分最多。</p> <p class="ql-block"> 第三关“狭路相逢勇者胜”</p> <p class="ql-block"> 本关题目为抢答题,答题规则是:主持人读题后说开始,各小组才可以抢答。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扣20分。</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统计各班分数的空隙,会场播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网络春晚主持人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带来的说唱《跟着我念字正腔圆》,为大家科普了很多生僻字,尽显了中国汉字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紧张而激烈的三轮比拼结束之后,边旭霞校长为“汉字大比拼”环节优胜班级颁奖。</p> <p class="ql-block"> 边旭霞书记指出:“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国家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汉字历史悠久,每个汉字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有它发展变化的历史,希望同学们在爱汉字的同时要研究汉字、使用规范字、推广汉字!”</p> 第五篇章 汉字风韵 <p class="ql-block"> 舞蹈《中国字,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写字要用心,做人要真诚。泰山松之顶,黄河水之末,中华大家庭,四海皆同心。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是从古至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延伸出来的书法艺术,横平竖直,一撇一捺,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指出“语文学科承载着人文性与工具性,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此次活动正是寻求了育人导向和学科素养之间的联系,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深刻地感受汉字之美,领悟汉字内涵,愿意走进书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