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戴家巷老街位于重庆渝中区临江路北侧,其耸立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东邻洪崖洞,西接奎星楼。<br> 明洪武四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格局。也就是后来人们常称的“重庆城”。近三百年后,张献忠极其余部、明军、清军反复争夺攻打,城垣毁坏严重,康熙二年,也就是公元1663年,四川总督李国英下令修筑城墙,因多戴姓人家居住于此而得名。历史上的戴家巷因紧邻码头而商业繁荣,是各界人士聚集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重庆老城墙遗址所在地。清同治三年(1864年),随着国内外的商贸往来越来越频繁,这里也逐渐变成了集会的主要举办地。这里先后有洪崖门、镇江寺、顺城街、福音堂等历史建筑,特别是镇江寺周边地带是各界人士聚集的主要活动区域。<br> 时过境迁,戴家巷也曾一度衰落、破败。大部分房屋老旧破损,高差约60米的临江崖壁杂草丛生、没有通道连接上下,居民出行十分不便。2018年以来,重庆渝中区对戴家巷片区实施老旧社区改造,修建了崖壁栈道,引进了多元化的商铺。现在的戴家巷已成为本地市民休闲品茶和外地游客打卡拍照的好地方。</b> ▲戴家巷的起点,是从重医附二院老大门旁的一条支路开始。但从这里走进去除了上图这块戴家巷的标志和介绍,其他都显得乱糟糟的,不过不要灰心,要继续往前走....... ▲路上看到一处涂鸦。 ▲再往前走,路越来越窄,汽车开不进了。行不多远,出现了两堵红墙。墙上嵌着二十四孝的浮雕。 ▲除红墙外,还有一些墙涂成了老重庆的街景画。 ▲去改造后的戴家巷,除了可从重医附二院老大门旁的支路进去外,还可沿临江路继续往前走,走不多远就看到一处小广场,旁边就是本文题头的那幅图,写有戴家巷三字的标识牌。上图是广场旁的一栋老楼房。上面新装饰了一些卡通动物。 ▲广场一角,立着根高耸入云的烟囱,烟囱前的灶台上,放了几个几十年前流行的搪瓷缸和开水瓶,逼真地还原了老重庆老虎灶打开水的场景。 ▲把农村才有的风车都搬到城市里来了。<br> ▲老楼房也要浪漫一下。 ▲从广场往前穿过一些老旧楼房就来到重庆的老城墙,城墙外是悬崖,悬崖下是滚滚的嘉陵江。城墙边是一溜小巧精致的茶楼、咖啡馆、酒吧、餐馆。真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古城墙外是60米高的悬崖峭壁。现在修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悬崖步道连通上下。 ▲悬崖上生长着巨大的黄桷树。 ▲黄桷树是重庆市树,重庆的象征。盘根错节的黄桷树根在古城墙上肆意行走,似乎在述说这段古城墙的历史。 ▲在悬崖步道中间还建了视野开阔的观景台。倚在栏杆上,可眺望嘉陵江和江对岸的美景。 ▲面朝嘉陵江,往右可看到横跨嘉陵江的千厮门大桥。 ▲千厮门大桥是公轨两用的独臂斜拉桥,上层是公路,下层是轨道交通。<br> ▲千厮门大桥旁边就是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地---洪崖洞。 ▲从戴家巷到洪崖洞只有一步之遥。从悬崖步道往下走到嘉滨路,右手边就是洪崖洞。 ▲往左能看到远处的黄花园嘉陵江大桥。 ▲这幅图我用来做了电脑桌面。 ▲除了从悬崖步道往下可走到嘉滨路和洪崖洞外,另外还有一条密道也可去嘉滨路和洪崖洞。这条密道就在前面提到的戴家巷那个小广场上。这是一条上连戴家巷广场,下接半山腰悬崖步道的防空洞。应该是抗战时修建的。 ▲这条神秘的地道正在打造,取名为“洞见山城”。两边的墙上彩绘出重庆的山山水水。七彩灯光变幻莫测,显得神秘又好看。<br> ▲洞里还有店铺等。不过我去时还没完工,大多数店铺还没营业,下出口还封闭着。现在好像已经开放了。 (以上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