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b></p><p class="ql-block"> 春日花香溢,清风迎客来。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毕结业科目复习效率,落实减负提质,促进学校教改教研提升。4月25日,城北中学开展了毕结业科目复习迎考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我校邀请县教育局的教研专家杨万洲(语文)、周洋(数学)、赵敏(英语)、段少波(物理)、李忠诚(化学)、伍元锦(生物)、谭凯(地理)、江国勇(历史)、李玉华(道法)九名专家莅临指导,覆盖八、九年级所有毕、结业科目,李鑫、汤文化等九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p> 课例观摩,示范引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九年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数学《中考最值专题——胡不归模型》</b></p><p class="ql-block"> 九年级的数学复习课由李鑫老师执教,他的教学内容是中考最值专题。李老师的课堂由故事导入,进行情景化的设计。提出中心问题,即——胡不归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到底选择哪条线路回家最快?进一步引出“胡不归”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p><p class="ql-block"> 李鑫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课堂情境的设计恰如其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谐融洽,使学生之间能团结合作,探究兴趣盎然,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耐心细致的指导,一步步诱发学生缜密的思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确实思考的过程,教给学生的不再是死的知识,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是给学生一个思维方法,是“点金术”,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英语《 完形填空专题复习》</b></p> <p class="ql-block"> 英语教研组组长汤文化老师的英语复习课,主要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并能实际的应用技巧答题。汤老师的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一开始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做题,从句子、段落最后落脚到文章上。课堂的第二阶段用完形填空题进行训练,最后实现方法技巧的总结。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成为互动的课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汤老师让学生多了一分灵动,让学习更为主动;多了一分活泼,让教学充满活力;更多了一分趣味和尊重,营造了一种身心解放、思维开放、个性奔放的教学场景,建构起一种互动、体验、快乐的多元课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语文《探寻古诗词的情感密码》</b></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研组长龚主欣老师执教的语文复习课《探寻古诗词的情感密码》,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让学生通过看诗题、看作者、看注释、看背景、看关键词句、看意象,掌握诗歌情感鉴赏的方法。并且通过当堂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习过程真实的落地,实现了语文要素的“软着陆”。</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学生状态饱满,师生交流充分,共同开展“教”与“学”的合作互动,让课堂进入到一个充满趣味、充满情感和思考的境界,充实学习的学习兴趣,由看得见的表面到看不见的内心,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细节达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物理《热心的滑动变阻器》</b></p> <p class="ql-block"> 九年级物理复习课《热心的滑动变阻器》由万芬老师执教,万老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接滑动变阻器、调滑动变阻器以及挑滑动变阻器,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严谨的物理实验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活动总结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真正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化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b></p> <p class="ql-block">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化学教研组长李金华老师执教的一堂生动的化学复习课。课堂伊始,李老师通过“插花竞赛”的导入游戏复习了化合物的分类。随后的课堂一直贯彻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自主讨论总结酸、碱的化学性质,并设计思维导图。最后,通过“走迷宫”和“手牵手”的游戏对课堂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李金华老师设计的各种课堂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又内涵教学重点,凸显教学难点,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习得知识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道法《理解权利义务》</b></p> <p class="ql-block"> 杨珊老师执教的道法复习课《理解权利义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并能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课堂设计紧凑,环环相扣,游戏导入,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关键概念的理解上,杨老师别出心裁,用视频的形式展现。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轻松突破了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合作式和竞争型互动,学生通过输入与输出,知识的接受与内化,都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更难能可贵的是互动虽形式多样却始终不偏离目标,使课堂生动、活泼、高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历史《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b></p> <p class="ql-block"> 王莉老师的历史专题复习课《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以梁启超先生的“三个中国说”为探究对象。通过“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理解中外交流的三个阶段。即:中外交流的萌芽阶段、中外交流的繁荣阶段和中外交流的逆转阶段。并在课堂的最后让同学们畅想“未来之中国”,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真正的做到了学史育人!</p> 2.八年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生物《遗传和变异》易错点</b></p> <p class="ql-block"> 伍锦老师的这节生物复习课,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导入时,伍老师通过5年内张家界市中考考情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这个专题的重要性以及核心考点。随后通过真题演练构建知识网络,最后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这堂课充分的展现了伍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深厚的教学功力,教师的思维严密,逻辑性强,知识浅显易懂,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课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地理《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b></p> <p class="ql-block"> 八年级地理老师陈艳华执教的《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关注社会热点。通过系列活动,通过了解台湾省的范围、位置,理解台湾省地理位置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融合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本堂课的教学,陈老师安排了大量的“读图”、“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活动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眼、脑、手、口多感官积极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也开发了学生的智能。通过读图、指图、填图、启发提问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多种地理能力,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步进行。</p> 评课议课 专家解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p class="ql-block"> 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课后,老师们分组进行了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纷纷在组内发表自己的听课感受:他们高度赞扬了上课老师们的课堂智慧,认为他们的教学巧妙设计,环环相扣,目标明确。</p><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各学科的教研员分别在组内对此次专题研讨活动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p><p class="ql-block">一.教师应该系统思考“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而这些教学本源问题经历着“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二.要学会善用教材,不能单纯依赖教材,也不是抛开教材,要融入教材,选材上要“少而精”,用材上“简而丰”,让课堂脉络清晰。</p><p class="ql-block">三.要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使课堂效率更高。</p><p class="ql-block">四.课堂不能仅仅着力于外部的规训,而应着力于内在的需求。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认知起点出发,教学设计和课堂推进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p><p class="ql-block">五.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营造独立思考、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尤其在文科的学习时,针对同一问题的探讨不应该是标准化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切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从而走向冷静思考。</p><p class="ql-block">六.对于后阶段的应考复习,每个学科教师都应该进一步的落实基础。并且提醒教师要时时关注新闻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将其与自己的学科知识点相结合进行教学。</p><p class="ql-block">七.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上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位置”,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理应“闻道”和“悟道”在先,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反省,主动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历史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地理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语文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数学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生物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英语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物理组评课</p> <p class="ql-block">道德与法治组评课</p> 听课剪影 小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p class="ql-block"> 独行速,众行远。每一次教研都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在面对面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展了教学思路,进一步明晰了前行方向。这个春天,城北中学的全体教师将继续积蓄力量,以研促教,砥砺前行,努力做好教学的点灯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责编:林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一审:王智勇、杨雪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二审:魏超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终审:李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