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的语言》有感

往事随风

亲子关系 <p class="ql-block">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感觉内容很好,正好当时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从其他家长口中了解到,孩子上一年级之后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就买了这本书。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本书都被搁置在书橱上,直到有一次,收到了孩子写给我一封控诉信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似乎出了很大的问题,心里慌了神,我开始反思如何改变自己教育方式以及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于是我又重新翻开了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信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总是用威胁的形式来教育我,特别是我的妈妈,这样不仅会让孩子退步,还不会提升”看到信的那一刻,心中既喜又忧,喜起源于孩子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忧源于对我们教育方式的控诉,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没想到我们付出的所谓的爱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我在脑海里反反复复的回忆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似乎很多时候我们一直站在一个高高的位置上用趾高气扬的语气和孩子说话,一直在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又会毫不留情面的责备。可能我们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并没有觉出有什么不对,但是对孩子来讲,我们的话就像一根根刺扎进小小的身体里,即使是开玩笑的话,由于孩子心智不全,她无法辨认真假,更无法从负面语言的影响中走出来。想到这里突然更加心疼我的宝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想到小小的心灵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重新学习《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书的第一章讲的是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而很多父母也都犯了习惯性说教的错误,孩子一犯错就会无休止的说教了,孩子一反抗就会变本加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都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但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又会不受控的变成洪水猛兽变得啧啧不休!其实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身边的人或同事用命令的口气和我们说话,我们内心也会反感!我们更希望对方心平气和,好好的沟通。</p><p class="ql-block"> 孩子其实和我们是一样,他们也希望被尊重。如果连最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到的话,那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根本谈不上是交流只能算是单向说教。很多时候总以为孩子年龄小,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意识做主导,忽视孩子的想法,导致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有了自主意识,开始反抗。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以大人的身份去压制孩子,而应该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交流,也不能因为我们大人的身份就要让孩子乖乖的听我们的话,应该让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长大之后没有主见,缺乏勇气,习惯性的去讨好别人。</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内心是单纯的,思想是简单的,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也是他们最想依靠的人,我们要利用孩子对我们的依赖,多倾听,多正向引导,让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和遇到的问题。无论孩子成功与失败,我们都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我们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的是她(他)本身,不是她(他)的成绩和成就。当孩子成功时,要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的赞赏和喜悦;当孩子失败时,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去鼓励孩子给她继续的勇气,陪孩子走出困境重拾信心。现在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孩子夸赞我比以前更漂亮了,更自信了,更温柔了,我们也成了朋友!</p> <p class="ql-block">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更是成长路上的榜样和引路人,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榜样的力量。父母应时刻保持学习,更多的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与孩子交流时调整好情绪,多给孩子一些正向的引导,不纵容,不娇惯但同时也要有同理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说出孩子真正想听的话。</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可能成就一个人,也有可能毁掉一个人,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我们都喜欢听一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说话的方式,交流中认真倾听正向引导。</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责任不单纯是保障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应该从心理,感情,陪伴等多方面提高自我定位!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你,我,我们的共同努力,愿每一位父母与孩子都能达成共情交流,多允许,多陪伴,用心交流,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