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有一种江南情愫和情结会从心里升起,总想去魂牵梦绕、神往已久的烟雨皖南一游,去看看云雾缭绕下的古村、古桥、古道、古民居,去看看盛开的油菜花、桃花和梨花。去满足我对江南水乡的所有想象。3月20日一27日,我们自驾去皖南,走皖南川藏线,到歙县、绩溪、从皖浙天路回上海。</p> <p class="ql-block">皖南318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从东入口宁国进,西出口经县出,全长120公里,这是一条烟雨青山里最美的天路,沿线行驶,山路崎岖,曲曲弯弯,一路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板桥村地处黄山与天目山两大山系的结合部,位于方塘乡境内,境內万木森森,古树苍苍,原始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97.5,山区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一处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南山幽谷处,在蒙蒙细雨中,你会看到潺潺的小溪、悬崖峭壁、幽谷深潭、古树青檀,你会看到云雾变幻升腾,缭绕于山与山之间。雨中看山,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恰似一幅山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进入水墨汀溪景区,一路上春水如蓝,溪水潺潺,嫩叶透绿,仿拂置身仙境一般,处处都是惬意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经县六道弯标志牌,告知我们进入桃林公路了,此段正是皖南川藏线的精华部分。六道弯在海拔800米以上,上坡和下坡都有10公里,这条路九曲十八弯,盘山上下,穿云破雾。在高低起伏蜿蜒盘绕的公路上行车,车窗外就是悬崖峭壁,四周是翠绿的青山,即紧张刺激又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桃林六道弯观景台上云雾弥漫</p> <p class="ql-block">歙县石潭下汰村地处高山,每年的三四月是石潭下汰村最美的季节,春暖花开的时候,油菜花、桃花、梨花、漫山遍野,晨暮之间云雾弥漫,再加上时隐时现的古朴村庄,组成了一幅美妙画卷。</p> <p class="ql-block">江南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天空渐亮,雨也停了。我庆幸我们来的正是时候,雨后的山间雾气浓重,淹没在谷底的村头村民屋、油菜花田和昌源河若隐若现,处处溢满了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登上下汰村观景台极目四望,袅袅的云雾缭绕着群山峻岭,一条优美的S形昌源河在古村边蜿蜒回转,一块块金黄色的油菜花田散落在山坡上或河的两岸,感觉置身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当云雾弥漫着远处群山时,山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金黄色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和群山、云雾互相映衬,勾勒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景色宛如天上人间,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石潭古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南部,坐落于美丽的昌河之滨,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建村史,村内有十八街的街巷格式,黑白相间徽派建筑,还有村口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古村还保留两座古祠堂,这是其中一座堪称古祠堂典范一一叙伦堂。其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多年历史,有房梁100根,为国内建筑史上奇观,号称"百梁厅"。</p> <p class="ql-block">出了石潭古村在昌源河上见到一座三孔古石桥,叫太平桥,是古时进出石潭要道,是通往昌溪古镇,新安江古航道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村头村,原名漴头村,村落具有典型的徽州村落特征一一背山、环水、面屏,历代以来是通往昌溪、昌源和华源,出渡口的主要通道,也是经商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原名漴头村的"漴"字意为水流型成的漩涡之地,腰带漩涡形,先祖最先取村名为漴溪,后认为漴溪是昌溪迁居而来,村落处于昌源河的上游,后人故简写为村头。</p> <p class="ql-block">离开村头村前往深度镇,在昌溪村外,昌源河上有座木桥,是歙南为数不多的网红桥之一,也是目前名声在外的文昌古道终点。</p> <p class="ql-block">深度镇老街,位于歙县东部,形成于唐,兴建于宋,是新安江和昌源河交汇处最大的水陆码头,也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历史上深度老街分外街、中街、横街和里街(岭山)。1958年,新安江大坝建成并蓄水,徽杭水道中断,旧码头被淹,外街,中街,横街或被拆除、或沉入水底。只有里街幸存。</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是一条承载徽州千年历史的母亲河,它在皖南巍峨俊秀的群山中穿行,沿江点缀着许多古村落。画里青山与水中乡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国画。</p> <p class="ql-block">江上九沙古村,依山而建,老屋拾级而上,层层叠叠,斑驳的古墙,幽深的古巷,典雅的民居,在青山和江水的拥抱下,静谧古朴,年复一年,托住古村百年沉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万二村位于昌溪乡西南部山间,往里去的山路蜿蜒曲折,多数路段又窄又破,一路开车最担心害怕的是两车交会,雨不停地下着,纵然是紧张之至,我们还是安全到达了迈二村。</p> <p class="ql-block">万二村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村名由来别有趣味,原村名为"王村"后汪姓人迁到这里,想改为"汪村"为了两姓之间能和谐相处,当时村中德高望重的王汪两姓族人经协商,一致同意将村名取"王"与"汪"的协音,命名"万二"村,两大家族从此得以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后有吴氏加入。这里民居呈梯状分布,层次分明,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万二村是远近闻名的石头村,一块块石磅在山坡上垒成一片片方圆之地。许多房屋就建在这些石磅上。行走在村里的长街小巷,所到之处都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石阶逶迤,连通古村的每个角落与家家户户。</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沧桑沉积在每一块石板上,墙脚根的青苔,斑驳的粉墙,和脚下的青石路面无一不显露出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小巷中一幢幢徽派古民居、一块块青石板路面无一不折射出当年古村人的智慧与生活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古村四面环山,古树修竹,形成天然的防风屏障,古村的特色建筑与连锦起伏的山峦,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山居画卷。</p> <p class="ql-block">离绩溪不远有个水竹坑村,古称竹溪村,始建于宋,盛于明清。东有湖田山,南有香炉朝案,西有吴楚山,北有七姑山。这里的古树、古道、古桥、古溪、古牌坊、古路亭、古民居、古祠堂,全都在这四山围合之中,这里也是名人辈出的毓秀之地,曾经从这里走出一个又一个英才,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市市长柯庆施就是其中之一。村口有一座横跨在华源河上的单拱古廊桥,相传建于前明隆万间,后被洪水冲毁,在光绪四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自言道:"幽幽竹溪十五里,自古进出一条道"。这一条道,居然又是一条徽杭古道。村口古廊桥边上,一座官府设立的关隘一一华源关,它有着"天下徽商第一关"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村头的贞洁牌坊</p> <p class="ql-block">进入绩溪,这里地处黄山余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的结合部,山势起伏。车行驶在公路上远远望去,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直从平地的农田"泛"到了山间的梯田,层层叠叠,迂回飘逸,在河流、古桥,古村之间。</p> <p class="ql-block">登源河被绩溪人视为母亲河,沿河百里,风光旖旎,山水清丽,沿河两岸串起了数十个历经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徽派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远山,近水、油菜花田、河边村姑,衬托出山水与古村的柔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春日里的绩溪,移步即景,引人注目。开车行驶在这乡野间道路上,流连于沿途的美景,清风佛过,花香阵阵飘来,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绩溪龙川古村位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小盆地,东耸1048米的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p> <p class="ql-block">龙川古村是胡姓开族聚居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走出过国家主席、全国首富、文化大家,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村落。龙川始建于东晋,有着1600余年的建村历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被称为"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的胡氏宗祠和徽派石雕之最的明代石雕牌楼奕世尚书坊。</p> <p class="ql-block">胡氏宗祠被誉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一条清澈的龙川溪缓缓地绕村东流,几座小桥跨溪而建,溪流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马头墙高耸昂首。</p> <p class="ql-block">龙川官桥,位于龙川古村村东水口登源河上,高高的长板挢通向对岸的龙须山。</p> <p class="ql-block">坡上村以状阔的云海云雾而出名,被政府授予黄山市百佳摄影基地。我们去晚了沒有见到云海,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胡村自然村属胡家村管辖,依山傍水,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村落。油菜花、桃花在村前盛开、绽放,一派田园风光,勤劳善良的村民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经营着这座小村庄。这里远离尘世,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近、古老而柔美,近距离地感受到山村的淳朴气息。是一个原汁原味的静谧安祥的小村落。</p> <p class="ql-block">清潭古桥位于胡村和清潭下村之间,单孔,长度20米,宽8米,高10米,建于民国16年。</p> <p class="ql-block">胡家村,满村都是黄金甲。</p> <p class="ql-block">路边不知名的古石桥</p> <p class="ql-block">家朋乡的油菜花属于梯田油菜花,最大的梯田位于梅干岭,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给人一种极大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从家朋乡到荆州,有一条神奇的"天路",是一条连接安徽与浙江的盘山公路,也是华东三大盘山公路之一,以其高、险、奇、美,被誉为皖浙边界上的"唐古拉",这是华东地区最高海拔的天路!公路最高处位于山云岭隘口,海拔1158米,共有弯道351处,回曲21起,最小半径15米,全长大概30公里,自驾一小时左右,途中有古桥、古村、瀑布、峡谷、山脉和云海。美得气势恢弘……宛如行驶在一幅山水墨画里。</p> <p class="ql-block">饭甑尖,位于荆州公路山云岭隘口石侧山顶。峰顶突起一圆柱形巨石,高约15米,状如饭甑,旁有一长石矗立,人称"饭匙",故名饭甑尖。皖浙天路是一条精彩纷呈的景观大道,更是自驾或骑行的天堂,皖浙天路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走过这条盘山公路,你是否会想起那支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