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4月9日从广东出发,驾驶八个半小时,825公里到达百色市。</b></p> <p class="ql-block"><b>4月10日驾驶八个半小时,624公里到途经野石林,下午五点到达昆明,晚上由吴老师在家亲自下厨设宴款待。</b></p> <p class="ql-block"><b>4月11日早上重游昆明金殿风景名胜区,在山上喝茶。</b></p> <p class="ql-block"><b>中午在山下的市集里吃羊肉。</b></p> <p class="ql-block"><b>晚上等齐新塘的团友到达,在酒店傍边听牧牛庄吃开团饭。</b></p> <p class="ql-block"><b>4月12日早上9点从昆明出发,驾驶470公里,晚上6点半到达景谷。</b></p> <p class="ql-block"><b>4月13日一大早出发景谷威远镇新云盘村。</b></p> <p class="ql-block"><b>中午我们就在表演现场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他们准备的午餐。</b></p> <p class="ql-block"><b>下午我们来到景谷勐卧佛寺。</b></p><p class="ql-block"><b>双塔俗称:树包塔﹣塔包树,为威远土官刀汉臣始建于明末清初,系南传佛教佛塔,方形基座,边长各4米,为红砂石亚字形仰莲复莲多层选式,塔身为青砖迭砌葫芦形,树包塔高10.7米,塔刹已被菩提树包裹,树冠高约25米,塔包树高7.2米,塔顶菩提树树冠高约20米,树龄370年。双塔塔身刻有佛传故事、民间传说、动植物花卉等石刻浮雕,是研究傣族宗教、文化、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晚餐在这家傣族餐厅吃饭。</b></p> <p class="ql-block"><b>4月14日我们一大早来到景谷县文体中心,参加由政府组织的大型泼水节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参观完泼水节活动,下午我们驱车前往雷光佛迹寺,位于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的雷光佛迹寺,当地百姓又叫做“大仙人脚佛寺”,始建于乾隆50年,是南传佛教圣地,殿内留有佛祖升天时踩出的四个大脚印。</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离开雷光佛迹寺,我们来到了芒岛佛寺。芒岛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茂密村芒岛小组,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为南传佛教傣族佛寺,该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殿、僧房、戒堂、后门及侧门等组成,全寺占地面积2436.3平方米。大殿为三檐歇山顶式围栏建筑,面阔3间,长20米,进深5间,宽15米。圆柱、门窗、藻井上均有以花卉、鸟兽、人物为主题的木雕,二、三层檐下板壁绘有经书故事彩绘壁画,大殿内外木板壁上为傣族贴金漏印图案,对研究傣族.宗教、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4月15日我们继续往西出发,经过澜沧江,走了150公里中午到达临沧市冰岛古茶园,这里的古茶树价值都超过百万。</b></p> <p class="ql-block"><b>离开冰岛村,我们继续出发前往雪林佤族左都村。82公里的山路,走了6个半小时,可想而知路道有多么艰难。到达住的地方已经是傍晚七点半,有点不敢相信,这个在中缅边陲的佤族小部落,却像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b></p> <p class="ql-block"><b>4月16日早上的雪林佤族左都村。</b></p> <p class="ql-block"><b>中午简单吃了点东西就从佐都出发,行驶三个多小时90公里,来到西盟佤族自治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西盟佤族非常热情好客,客人到来后会宰鸡烧烤,拿出自釀的米酒,载歌载舞行酒令,热闹非常。</b></p> <p class="ql-block"><b>4月17日早上我们从酒店走路十五分钟,来到一个叫"龙摩爷”的地方,</b><b style="font-size: 18px;">"龙摩爷”</b><b>是佤语发音,“龙”是森林,“摩爷”水牛头,意为挂牛头的森林圣地。1958年国家禁止猎人头后,佤族才用另一供奉物——牛头代替人头。位于云南省西盟县新县城龙潭湖上方的龙摩爷圣地,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存放了三千多个牛头。每逢重大节庆日,阿佤人都要到龙摩爷圣地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山寨平安、五谷丰登、日子和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