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六早上,买完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庄姐,我的两人聊了一会儿。我记得还跟庄姐邀功到,她之前的“棒喝”到现在还起到作用,我有多关注自己了。</p><p class="ql-block">但回去,边做家务边反思,我觉得我并没有。其实我已经忘记之前庄姐“棒喝”的重点。是我不能住心在自己身上,当她跟我谈的时间,我会扯上老公、公婆、父母、孩子等家人,一直描述很多其他的事,唯独不能回到自己身上。不是我不愿意,是我不敢。当要住心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我的感受:心慌、思绪一直飘、人是蒙的、没法拉回来,不敢思考,如在梦中就是这种状态吧?因为我没法(不敢)往自己身上思考,所以我跟人交谈时,就通过不断说话来掩盖慌乱。或者通过从外人身上来获得力量。不管用什么方法,我就是不敢正视自己,一直要逃离。</p><p class="ql-block">最近被工作逼的需要去面对自己一些弱点,虽然难受,但它倒是让我不断的在练习关注自己的勇气。所以磨难未必是坏事。</p><p class="ql-block">想到孩子,小九这点跟我特别像。园里下午起床后经常有分享,很多同学会分享。小九哥每次吃别人分享的都吃的特别开心,可是却从不愿分享。我观察到,他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可是怎么这点特别坚持。以前觉得只要他上学不哭就好,其他不强求,现在这个问题慢慢解决了,就开始想让他也体验分享。可是每次问他意见,他都是不要,即便前一天晚上说要,第二天也不要。我后来设身处地想,换作是我,我也马上有压力感。我害怕别人不喜欢,害怕分了被拒绝,害怕成为中心,被关注,害怕大家把所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怕自己做的不好,不值得被称赞。</p><p class="ql-block">这样潜藏着的认知,竟然反应到孩子身上了,不管我假装的分享会多么开心,一直劝他,他还是不为所动。因为我内心本来就没有战胜自己,不敢正视自己,所以孩子当然不相信我了。他比我诚实。</p><p class="ql-block">改进:1、练习关注自己,当与别人谈论事情时,不要去扯其他的,关注自己,表达自己,保持觉知。及时把心收回来。感受它。</p><p class="ql-block">2、少说话,或保持觉知的说话;</p><p class="ql-block">3、当自己调整的差不多时,再去跟弟弟提分享的事。不强求,不带目的性。真心去体会分享的好处,并客观说给孩子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