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读点国学文章/李天珍编辑/李天珍图片/网 络音乐/网 络

李天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读书日”,闲来无事,随手拿到一本国学经典《论语》,在《论政》篇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听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对背后的意思并不甚了解。品读之后,方知经典其中博大精深。</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题记 </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论语》《论政》篇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听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对背后的意思并不甚了解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其实懂了这些,也是关于人生感悟的最好解读。</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十岁立什么?</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身</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立身即树立人格与修养,其内容主要有:思想修养、品德修养、能力修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自强不息是生存的根本,不要指望着父母的资助,依靠他人的支持,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自立是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你要自立就一定要有自立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智能、智慧等。这些都是要求你在三十岁以前长时间的寒窗苦读、拼搏精神而才能获得。</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业</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立业就是建立自己的事业,三十岁的人,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或者一项赖以生存的技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能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一技之长。这是生存所必须的。</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家</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立家就是要成家立业,现在的社会竞争太大,导致年轻人成家立业的速度越来越慢,按照古时候的习俗,三十多岁成家,已经比较晚了。一个人不论男女,成了家后你就要负起对家庭的责任,要承担对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父母、妻儿的爱。家是一家人的温馨港湾。</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对外,你要明白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四十多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人生的阅历,让你少了几分热情,多了几分冷静,也让你懂得,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个人是团体的一部分,个体左右不了群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对内,你要明白了自己所谓的成长,就是内在的磨砺,而所谓的生命回归,就是将外部的一切转化为内在的力量。有理想,有想法,但最重要的是管理,要付诸实践;有心愿也行,关键是要现实;要有成就,要有节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对自己,你要明白负责任,首先,你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社会的一种贡献,是社会的一种义务,因为只有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使整个社会得到改善;你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得到同事及领导的认可。其次,四十岁的人,他们的父母都已经上了年纪,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另外,四十多岁,孩子们正处于学业的年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这是家长的职责,也是对社会继续发展的一种义务。父慈子孝也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美德。</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否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五十多岁,已经走了大半辈子,正是最清醒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抱怨老天的不公,只会默默地接受这个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从三十岁到五十岁二十年的奋斗,让他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做什么工作,不管是专业、技术、经验、决策、个人素质,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而且,二十多年的磨砺,让他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多岁的人,虽然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但并不遥远,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五十多岁的老人,由于父母年事已高,经常要为老人的繁杂琐碎的日常琐碎事务而忙碌,因为他们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六十岁的人,已看清了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在出生和进入社会之前,是一个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成长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十多岁,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多年就是工作的时间,对社会、对家庭、对老年人、对孩子的养育,都是一种贡献。从退休开始,由主要的社会角色转向以家庭角色为主导,领取退休金,享有孩子的赡养,称为“收获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六十岁的人,已洞察人生,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时,要好好地活着,要活得健康、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样既能减轻孩子的负担,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六十岁的人,已看透了名利,看破了红尘,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因此,将原来的角色还给了社会,比如,你以前是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后,只有一个名字:退休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七十而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对外界,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去做,不管别人怎么看,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面对人生中的一切,我们都是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对遇到的许多突发事件能够一眼看透,根据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而正确判断事物的发生过程和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其实就是三个字:情理法。朋友们,这三个字不多,但三个字的意义和份量重大,我们就另题别论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