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霸业之路1 <p class="ql-block">进大金门,经四方城,再过御桥,就是石像路。这段路被誉为“金陵最美六百米”,景色怡人,文史深厚,沉睡着大明帝王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敬佩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但最敬佩的还是朱元璋,为什么是他呢?</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个问题,《大学》中有一句话叫:“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意思是有了德行就有了民众,有了民众就有了国土,有了国土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国用。朱元璋在小小年纪就符合了第一句,有一次,朱元璋的小伙伴想吃牛肉,他是放牛娃,就说:“我请你们吃!”便偷偷把牛杀了,后来地主刘德发现了,来找他算账,他无论被打得多疼也不供出小伙伴们,只也导致小伙伴们后来都愿意跟着他。</p><p class="ql-block">朱元璋一生很传奇,首先他统一中国是从南往北打。其次,他是一位草根皇帝,他一共从伍长升到了皇帝。 他出生的前后,也发生许多异象,最重要的就是他生前,他的妈妈在梦中吃了丹药,才将他生出,而且当时天空还有许多的彩云,绚丽无比。并且他小时候去当和尚,曾于石像背后写下流放,当天晚上,全庙的人都梦到石像说自己要被流放了。</p><p class="ql-block">在1308年至1333年时,25年间换了八个皇帝,这是国家灭亡的前兆,1351年的时候,红巾军起义,本来反抗元朝是不可能的,因为就连菜刀都是好几家一起用,如果丢了的话,需要找这几家审问,但是当时元朝在1351年找人修黄河,因为压榨人民,连民工的食物都没有,韩山童就偷偷说一个暗号:“神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不过大家没什么学识,便没把它当回事,有一次竟然真的挖出了一个巨人,用石头雕成,只有一只眼睛,大家立马就懂了,虽然没有武器,但每人都有一把锋利的铁揪,便开始造反,几十万人一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且其他的很多城市也诞生了许多造反的队伍,比如后来的“蕲国公”康茂才的父亲。</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人叫郭子兴,汤和一开始是郭孑兴手下的一员,后来发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又知道朱元璋很有头脑,便写信给了朱元璋,希望能来一起革命,可信还没到,就有人告诉朱元璋汤和的信被人发现,上交给了衙门,正全国通辑他,朱元璋只好跑去凤阳逃命,在凤阳,朱元璋有两个姐姐,先去敲大姐的门,万万没想到大姐因为知道他是通缉犯根本不接待他,他只好跑去二姐家,二姐欣然接受了他,先让他进门,吃点东西把肚子填饱,随后再穿上一件新衣服,又跟他说:“现在外面在通缉你,你就先在我家避避难,别出去了!”</p> 朱元璋的霸业之路2 <p class="ql-block">朱元璋在逃到二姐家之后,立马为自己做了占卜,他先试试逃走,发现是“凶”,又试试回寺庙,发现也是“凶”,最后他再试试造反,发现是“吉”,于是他就秉持着“高风险高回报”的想法,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投奔郭子兴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因为有汤和的推荐,郭子兴首先就接待了朱元璋,他发现此人不仅样貌不凡,而且言行举止以及他气质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到达的,估计郭子兴也是有些看脸的基本功,立刻把他放在了自己身边,并且将自己的义女马娘娘嫁给了他,二人一见钟情。朱元璋很快也在军中立下功劳,却被人诬陷,郭子兴对他有了疑忌,便把朱元璋关押起来,并命令任何人不得送吃的,马粮粮为了不让丈夫饿死,把刚出炉的热烧饼捧在怀中给朱元璋,没想到把自己的胸口烫焦了一块肉,朱元璋泪如雨下,他决定要干出一番事业,要好好疼爱她。</p><p class="ql-block">为了事业,在135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知道跟着郭孑兴没有前途,便带上“淮西二十四将”奔赴定远,1355年,正好整整一年,朱元璋不仅打下了一片江山,而且还有了很多大将,人马已经到达了一万多人,郭子兴却发现自己的内部已经一片混乱,于是又把朱元璋召回,让他来做高层,听他的计策,朱元璋自知众将不服他,决定进行整治。有次开会,会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官员区,一个是高层区,只要你觉得自己的地位最高,就可以坐到高层区,朱元璋特地晚来了一点,目的就是为了看看有多少人坐到高层区,可是一旦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惊呆了,竟然所有人都坐到高层区,郭子兴的官员们居然都如此的桀骜不驯、杂乱无章,随后,他就一个人坐到了官员区,宣布了要筑墙的计划,并且立下了军令状。没想到到了时间之后,除了朱元璋自己的任务,其他的任务一个没有完成,他可并没有放纵别人,每个人都打了几十大板,由此,他也树立了威信。朱元璋虽然有严厉的一面,但也有温暖的一面,有一次他在军营外见到一个小孩哭,就去询问他原因,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军中干活,于是便带他见了父母,而且后来加了一条规则:凡是父母都在军中干活的,可以让一个人离开军营去带小孩。朱元璋一生体恤人民,深获民心,在南京一风俗“爬城头”中也可体现,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明朝。当时的南京作为京城必须要易守难攻,所以朱元璋便下令让百姓修筑城墙,如此严肃的军事建筑,老百姓们自然不能登高,但很多人却对此议论纷纷:“为什么我修的城墙我却不能上去呢?”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就恩准正月十六这天让老百姓登上城头游玩一天。所以元末时期群王争雄,但是最后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可以称帝,这便是因为他知道民心是最重要的。</p> 朱元璋的霸业之路3 <p class="ql-block">在公元1356年,攻占集庆前夕,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朱元璋带徐达等六个人想到集庆城中侦察,但当时是过年的时候,没有船只在河上接送人,他们就找到了一个老头,并且多给了很多银子,那个老头就带他们渡江,这老头应该很喜欢听戏,闲着没事,就一边摇一边大唱:“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朱元璋听了之后发现自己身旁一共六个人,这不就是“圣天子六龙护驾”?许达是大将军,不就是“大将军八面威风”?两人相视一笑,双方都很开心。明朝建国之后,一次闲谈中,提到了这个老头,后来就找到了这个老头,给了他个当官的机会,同时把他的船染成红色,成为了“红船”。</p><p class="ql-block">公元1357年,朱元璋去徽州,遇到一个小伙叫做朱升,朱升(1299-1370),字允升,时称“枫林先生”,徽州休宁人。自幼好学,师从名儒,1348年乡贡第二名。向朱元璋献计,授翰林侍讲学士。朱升说了三个增强实力的方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简单来说就是打游击战、要保存实力、同时因为周边有很多实力强劲的部队,必须要保持谦虚。</p><p class="ql-block">1960年和1963年,朱元璋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部队首领,手下全是精兵悍将,三年间与陈友谅打了两次,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最后两个强敌,一个是渔民出生,一个是盐商出生,刘伯温知道两个人因为都有海上冒险经验,作战勇猛,为了防止张士城偷袭,朱元璋先用真金白银贿赂,从那时起,朱元璋已经可以完全放心自己的背后,后来朱元璋在战役中直捣黄龙,用一记暗箭射中了陈友谅,箭上应该有毒液,每过几个时辰陈友谅就死了,刘伯温夜观天象知道了死讯,可是对方的上级为了不扰乱军心,依旧瞒着下层,于是,第二天朱元璋的军队手举白旗,对面也知道了自己的首领已死,一时间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朱元璋成功全歼对方,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战斗。</p><p class="ql-block">另一位强敌叫做张士诚,他是一位战争中的“喜剧家”,在平江之战中,他因为城门即将将被迫而上吊,可惜没有成功,被进城的兵救了下来,送至南京审判路上他再一次上吊,这一次终于成功了,可能他只想留具全尸,才对绞刑“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不论中途过程如何,可结局是好的。在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称帝,年号洪武。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叫做“明”?其实朱元璋刚平定天下时,当时起义领导人韩山童虽早已去世,但早年传播白莲教,宣传“明王出世”,儿子韩林儿被刘福通立为小明王,1364年,韩林儿沉江,于是,人们就推崇朱元璋成为明王。</p> <p class="ql-block">本次文章分三篇,耗时3小时,共3000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