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20日,单位组织参观一家养老院,我曾带老爸去看过,但还是报名了,因为我要去看望一位老人——“红十字”,这是她的网名,我们交往有近二十年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老人一个惊喜,事先没有告诉她,冷不丁给她打电话:</p><p class="ql-block"> “红十字吗?我就在你们的接待大厅呢!”</p><p class="ql-block"> 老人家正在合唱队唱歌呢,果然惊喜万分。我俩张开双臂我一路小跑过去拥抱住她,差点把老人家抱起来。一晃四年了,已经89岁的“红十字”,白发飘飘(那天风很大),走路需要轮椅助行器,但精神面貌依然很好,依然还是那样开朗乐观,我们彼此互相看着望着,都感叹“岁月真不饶人哦!”</p><p class="ql-block"> “红十字”退休前是一位老师,始终保持着学习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那是2005年,电脑已经很普及了,但很多老同志并没有掌握。我们和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开办了“老年电脑班”,这在当时也算件新鲜事了。“红十字”是电脑班的第一批学员。</p><p class="ql-block"> 学习班每期五天,老同志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学的虽然都很慢,但个个都非常努力认真。“红十字”很快掌握了电脑的基本用法,女婿打电话通知她“女儿已经登机”,她兴奋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知道了,我已经在电脑上查看到飞机准时起飞和落地首都机场的时间啦!”</p><p class="ql-block"> 学习,成了“红十字”晚年生活的一个追求,一项内容,关键是学习让她觉得生活圈子变大了,世界小了;生活也因为老人家不断地学习变得方便自如、丰富多彩,她紧跟着时代大踏步的向前走。</p><p class="ql-block"> 手机普及时,她很快学会了使用,微信、留言、看视频,因为老听广播也喜欢上了广播,2015年干脆自己在喜马拉雅当上了主播,开办了《老年生活随感》,说自己的养老生活、说家事,2019年老伴去世之后她住进了养老院,就说养老院的生活,说心情说感受,朗读唱歌,“红十字”乐呵着说:</p><p class="ql-block"> “那时在家每次录音时老得叮嘱老伴‘不许说话’‘不许出声儿啊’。我还学着你们一开始就说‘我是红十字’然后在开始说内容……”。</p><p class="ql-block"> 老人家回忆这些时像个孩子似的爱仰天大笑。</p><p class="ql-block"> 她就是这样一个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学会了就做,做完了做好了无比快乐。我查看了一下,红十字在喜马拉雅网的《老年生活随感》从2015年4月到2022年9月一共做了近50期节目,</p><p class="ql-block"> 红十字很满意现在养老院生活,我问她:</p><p class="ql-block"> “广播还做吗?”</p><p class="ql-block"> “2019年老伴走了做的少了,加上疫情做的不多。”</p><p class="ql-block"> “调整好了继续做吧,在喜马拉雅做一个最年长的主播,继续讲您的《老年生活随感》,不限时间不限主题,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多好呀!”我鼓励着红十字,最后问她:</p><p class="ql-block"> “这一辈子最满意自己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最满意的就是多学习,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生在现你不能落后!”她没打磕巴,斩钉截铁回答。</p><p class="ql-block"> 我最最欣赏的就是她这点,其实,爱学习的老同志大都生活充实快乐,不信,你就试试。</p> <p class="ql-block"> 广播版</p> <p class="ql-block">养老院一角。</p> <p class="ql-block"> 养老院,环境不错。据说入住率高达95%。</p> <p class="ql-block">接待大厅。</p> <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我们视频了一下,说到高兴处,老人家还是习惯“仰天大笑”。</p> <p class="ql-block">这看上去哪像89岁的人啊!</p> <p class="ql-block"> 我坚决要求坐在“红十字”的轮椅上“您好好的等着我来住呵,到时候您推着我遛弯儿啊?”</p> <p class="ql-block"> 截个图,这是她在喜马拉雅上做的广播。</p> <p class="ql-block"> 在喜马拉雅又发现“红十字”的另一个专题。</p> <p class="ql-block"> 看,老人家把我俩的合影又给制作加工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