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姚古镇是撞见的。</p><p class="ql-block"> 到了景区,还看不见古镇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一道门楼像垂下的帷幕,把一出到底是古装的还是现代的戏曲藏在了后台。</p> <p class="ql-block"> 进得门去,两颗巨大的榕树迎面而来,它们盘根错节,树冠如盖,五百余年的树龄告诉我们,黄姚应该有久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十镇九相同。内地古镇大多有平直的街道,整场戏就像春晚,看了开头已知结尾。</p><p class="ql-block"> 黄姚有不可复制的独特之处。</p><p class="ql-block"> 街面青石板铺就,石板大小错落,参差不齐,“随遇而安”。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匠心独运:花岗岩石质,七级硬度仅次于石英,却打磨得十分光洁,雨天不滑,黑夜泛光;一块凹凸不平状若鲤鱼的石头顺势摆在了街心,成了如今人来人往的打卡之地。坚硬的石材经得住风雨侵蚀,经得住人踩马踏,也经得住领导们那点小聪明的折腾——他挖不动,所以没能换装成整齐划一的条石,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由是得以保留。</p><p class="ql-block"> 古镇依傍山形水势,五步一拐,十步一弯,九曲回廊,纵横交错,引诱着好奇的的游人不断前行,一探究里。</p><p class="ql-block"> 据说先民们多为商人和殷实之家,为躲避战乱而来。所以修房造屋舍得本钱,不像通常那些连街简陋的木板店铺,它的建筑形态呈东南风格,青白相间的砖混结构,两层阁楼,样式迥异。斑驳的墙体是一群唠嗑的老人,相互诉说着岁月更迭,时光沉淀;一栋阁楼就是一坛陈年老酒,散发着质朴醇厚而浓郁的古风。</p> <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的旅社古色古香,有茶禅一味。女人们往那里一坐,立时被衬托成大家闺秀,一个个气质就比往常更加优雅起来。我不禁惊异于这种环境对人的瞬间塑造,于是我想,如果人们在注重外表修饰的同时,居室不论大小,营造一个雅致、恬静的家;地位不论高低,接触一些择善而从的人,是不是可以早早生化出一个温润而有氤氲之气的人生呢?</p><p class="ql-block"> “大音希声,大道不言”。人生的风景、绰约的风姿、思想与灵魂的趣味与高贵,需要的是主客观的融合,从来不是靠自我标榜来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 古镇起于宋,成于明,盛于清。距贺州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贾平凹先生说:“贺州奇特的山水曾经是大陆与海洋激烈搏斗的战场,”地质变迁造就了这里的钟灵毓秀。姚江穿镇蜿蜒而过,街道静卧在广西特有的七座峰丛之中,先有好山水而后有古黄姚(针对造山引水模式而言),古镇天生丽质,得山水之灵气。小桥、廊亭、水车为街景、水景、山景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似有呼之欲出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看看那座小桥,精巧、简约、轻盈、沉静,你可知道,它竟是五百年前的精灵?</p><p class="ql-block"> 古镇8条街道的尽头,都有不同的风景。绵延10里长街,游人们不走完不忍回头。假如人这一辈子也能这样一步一景,左右逢源,哈哈,那你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p><p class="ql-block"> 黄姚,是天人合一的风水胎生。</p> <p class="ql-block"> 黄姚夜色美。古屋是彩色的,街道是彩色的,连雨丝也成彩色的了。似见旧时商贾云集的繁华,灯红酒绿中,又似乎有些暧昧。</p> <p class="ql-block"> “奇巧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白天的黄姚。那是本色黄姚,真味黄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