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孙参加“孙见喜老师文学交流座谈会”有感文/田牡丹2023年4月见喜老师文学交流座谈会有感

福慧果园

<h3>参加“孙见喜老师文学交流座谈会”有感<br>文/田牡丹<br>2023年4月21日,正逢青山古会,香烟袅袅,云雨蒙蒙,周至县西南塬区管委会办公室和雅一堂,县作家协会主席王军强带领作协部分会员热情洋溢地参加了“孙见喜老师文学交流座谈会”。<br>座谈会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西南塬区管委会主任丁炜平主持。作协副主席任齐斌为孙见喜老师赠送《周至史话》一部,为特邀嘉宾郭明霞赠送《周至史话》一部。《绿风》文学社社长纪合生与《耿河》文学社社长宫正杰送上自办刊物,期望得到孙见喜老师的指导。<br>孙见喜笔名:野爷、王娜,商州张村镇王娜人。曾先后担任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太白书院副院长、西安工业大学及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作协理事,著有小说集《望月婆罗门》,散文集《小河涨水》《浔阳夜月》《孙见喜散文精选》,长篇传记《贾平凹之谜》《鬼才贾平凹》《贾平凹前传(三卷)》,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文坛大地震》,有评论集《〈浮躁〉评点本》《孙见喜评论集》等。其作品荣获省市及报刊文学奖20余次。<br><br>座谈会上,孙见喜老师用陕西方言给作协会员讲述写作技巧,通俗易懂,获得了全体会员的一阵阵掌声。<br>这次学习会议,孙见喜老师为在座的作协会员指明了创作的方向和基本要领,对创作中描写人物和事物的细微变化,从高山流水大浪淘沙,到循序渐进,细致地进行了分析和启迪。<br>在“孙见喜老师文学交流座谈会”的前几天,我在作协群里看到孙老师的简介,看到那一串串书名和一个个的成就,就觉得孙老师是站在金字塔上的巨人,自己像渭河岸边看不到远方的小草,加上雨水天气和车辆的问题,座谈会就像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作为一个草根文学爱好者,像这种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一不留神就会错失一生。继尚飞红之后,我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几天一直悬着的心才有了着落。<br>作为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我有梦想,向往蓝天、向往远方的风景,想把春夏秋冬抒写,从别人的世界看到曙光,也想描写青草芳香,蝴蝶飞舞,可是,拿起笔却不知道怎样写,手时常在键盘上不知所措。通过这次学习,我如沐春风,知道了创作必备的心态和目标,学到了搜集和提取素材必须注意的环节,也明确了写作发展的方向。 <br>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讲解山歌与创作的激情时,孙见喜老师容光溢彩,和着节奏,竟然唱起了山歌。从孙见喜老师质朴的语言里,我懂得了文学素养积累的意义。<br>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不了文学大亨,也要让文字变得漂亮。一米一餐当来之不易,让一字一句带着爱心闪着光,记住昨天、描绘今天、去渲染明天。<br><br><b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