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文章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作出深刻阐释,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强党性”。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念好“三字诀”淬炼党性修养。<br> <b>牢记一个“党”字,补好理论精神之钙。</b>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石。科学理论是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引领力,在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中发挥方向指引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要学思践悟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员干部要用思想武装头脑,持之以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br> <b> 崇尚一个“清”字,坚决做到风清气正。</b>党员干部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一刻不停推进作风建设。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对党员干部来说,党性是最大的德。只有深入淬炼党性,才能帮助党员干部正心、修身、明道,做到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如果不崇尚清正廉洁,加强党性教育,党员干部就很难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会出现各种问题,底线失守是迟早的事。党员干部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从严管理统一起来,坚持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将严的要求落实落细。同时,风险无处不在,是否有能力预测和化解风险,面对风险是否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党性的体现,也是对每个党员党性的具体历练和检验。<br> <b>狠抓一个“实”字,时时体现责任担当。</b>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要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牢固树立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工作理念,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以党性立身做事,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树立“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的担当精神,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在为民办实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