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魔课

益民实验小学Xu

<p class="ql-block">  这次有幸参加了李静老师的磨课团队,知道李老师一直都是高屋建瓴,一般人只能望其项背,所以申请加入团队之前我就先征求一下意见,“我也许提供不了什么技术学术上的支持,但是我想进团队”,当然我的目的就是想跟着学习学习,哪怕只是一点皮毛呢。然后就是开篇选题的过程,万事开头难,我也算是见证了一堂好课艰难的产出过程,不过,依然被大家的集思广益所震撼,如何让听课老师眼前一亮,大到课程设计,小到衣服着装都有考虑到,因为对六年级课本不太熟,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基本上是听,听大家的想法,听课本设计的理念,听李老师如何把握一个单元的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然后就是精神支持,李老师“闭关修炼”11天,除了上课,每天在电脑前坚持到晚上,这个毅力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每次看到她在磨课群里发出的一点点进度,都由衷地感到开心。第一次听到后面部分的设计时,看到了这节课设计的亮点与精彩之处,结合了三小的校史校风,以及马上到来的中国航天日,深深地感觉,一节好课的产生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更需要有人能把这些天时地利都串联起来。</p> <p class="ql-block">  正式讲课的那天早上,我也激动的早早醒了,第一次感觉作为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忙着顺课顺学生顺知识点,一直也是很紧张有序的进行,每个人分工明确,后方的支持不能缺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马上上场了,学习单上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改好,我急忙去找李老师,我的语气很急,但是李老师却在台上稳稳的,告诉我慢慢说,然后又讲自己已经办好了。我才吃下定心丸,同时又学会了一招,虽然我们都知道面对大事时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真正遇到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稳住自己。</p><p class="ql-block"> 功不唐捐,最后的结果令人欣喜,对我来说,收获更多,也看到了更多潜心研究课程的可爱的英语老师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