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展风采 示范引领促成长

秦哈哈

<p class="ql-block">  对学习的渴望,对名师的敬仰,对名师课堂的向往,终于我们来啦!4月20日,英语组的五位教师来到郑大,参加第十三届“践行新课标大单元整体教学”名师观摩研讨会。观摩名师课堂,聆听专家讲座。</p> <p class="ql-block">  开篇必是大咖~王蔷教授。尽管主持人老师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让大家来齐读王教授的简介,但当一看到这个名字,她在业界的权威就不需要语言来陈述了。坦白讲,虽不是第一次与她的文字接触,但却是第一次见到她本人:温和,知性,不疾不徐~<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主题讲座</span>引导教师们要有素养导向的育人观,让思维动起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span></p> <p class="ql-block">  王超老师像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快准狠地抓住学生,眼、脑、手、耳,口哪个部位都能参与到课堂。课前仍然是他和孩子们都非常拿手的歌曲律动。主题是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通过问题链的逐层推进,引导学生对 "slow and steady "的进行翻译使主题不断升华。三年级的学生竟给出了“稳扎稳打”的译文,会场再次在课中响起了掌声。随后,王超老师的《故事的主题与主题的故事》讲座就如何开展故事教学,文本解读的方法进行了详实阐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设计要突出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实现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禹海军老师以《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语篇解读与处理》为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课堂角色无它,就是“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形成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借助文本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或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我得出结论,让学习自然发生,真实发生。报告结尾的两句话~1.学好英语要学好英语。2.英语没用是英语没用~更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p><p class="ql-block"> 背再多的书,考再多的试,学的也可能是无效英语。看再多的书,上再多的鸡汤课,无思考,不反省,也可能仍然做无效人。上再多大师课听再多大师的理论,如果不反思,精进,或许也只是听了个寂寞。</p> <p class="ql-block">  黄慧老师的课,则令我大开眼界,利用诗歌的形式来复习四季的知识。这节课黄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课堂,将春之韵,夏之乐,秋之获,冬之趣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无论从PPT的色调,背景音乐的选择,教具的配色到上课的效果,若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美”。人美,设计美,教具美,创设的意境美,学生也感受到了她课堂中提到的“一年有四季,诗词也有四季”的文化美。你不禁会感叹~教师的眼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视野。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抱怨“学生素质没的比,学生……”的时候,是否也可以问问自己“那作为老师你的差距找到了吗?”</p> <p class="ql-block">  叶建军老师带来的是《 My Family 》示范课和讲座《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设计》。叶建军老师的这节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每个孩子眼里家的模样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眼里家的模样又很相像"出发,巧妙设计,注重迁移教学,窥探孩子们心里”家”的模样。</span>利用三个语篇将整个单元进行整合,将单元核心句型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同时利用歌曲、绘本及课文梳理单元学习要点,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高频次强化Together 意识,又关注到了这节课的育人目标。<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讲座以《 My Family 》为例,从研读教材,设计问题链,探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享与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  顾洁老师的这节课主题为故事《 signs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signs (标识)入手,运用图像,巧妙地提炼了本节课的难点,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学生一目了然。结合课题,层层深入,运用情景假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即兴发挥,编创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随后顾老师以《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为题进行讲座分享。看到课件中呈现的作业:有趣的英语练习,学生自编的歌谣、图文并茂的单元小结等。不难想象这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能拥有如此有趣的老师,享受如此创意感满满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  王千山老师的讲座,告诉我们如何将理论落地实践于课堂,让我们对新课标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王老师结合七下第九单元的案例讲解,使我们明白了“高屋建瓴,回归课文”的真谛,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晓堂教授《如何开展语言知识的教学》的讲座,以生动的教学案例使大家明白:只有在真实,有效且有意义的情景,学生才能参与到课堂,思维才能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天都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教研无边,学海无涯。新时代的老师已不能简简单单只成为教书匠,我们更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成为学生成长的规划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独行快,众行远~团队协作,共同规划育人蓝图,打磨自己,培育出彩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文末彩蛋☘️🍀💐💐</p>

学生

课堂

老师

英语

讲座

这节

教学

名师

主题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