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理悟渐修 (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观照的目就是要体会明白,观明白了就知道了。观照是要心去领悟体会,要用功,要去学,但是有理上的,有事上的,禅宗的是理上的,理上的能顿悟,明心了,见性了,还要在事上还要落实理上的体悟,去除原有知见,去习气。去体会真心自性起的妄念,身体行为这些妙用。如果起妄念,身体行为岀来了,自已不知咋回事,虽然真心自性在起妙用,可是你自己不知道,那你还是个凡夫俗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明理明心见性要知起妙用,你能起妙用吗?妙用自已的心善巧方便,还要达到无相,破本参了、无相了,还要还有个善巧方便无住呢。没有无住的善巧方便,就是你开悟了,破本参了,离行菩萨道相当远,所以学楞严就明白了。这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大彻大悟,在事上还得渐修,六祖大师,他讲经不识字,你得先给他念一遍,但是他能跟你讲,讲得非常深入,你虽然认得字但你不会讲,讲不到他那么深奥,他虽然不认字但他会讲。但他必须人家先给他念一遍他才讲,这就是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没有善巧方便,没有神通妙用。心里想,六祖已经大彻大悟了,为什么还在猎人堆里混了十五六年逃避难,说明了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没有神通,有人追杀他,为了争夺那个祖位。他虽然顿悟,却没有产生妙用,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所以虽说是明心见性了,是否就成F了?不错,理上成了,事上不显妙用,华严经这些例子很多,五明菩萨,为什么要学五明?工巧明,哪样工巧你不会,你就是不懂,瓦匠在那儿砌墙,自已去拿块砖砌一砌,如果自已不会,那只是在理上行,就是砌个砖修个墙自已不行,因为自已没学过,每一门的技术不学就不会,因此我们学教义的人,理上明白了事上要锻炼。哪一门没学,哪一门就不会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你修行想到社会上利众生,你没有工巧明你利不了。这个就是宗旨是无相的。但是菩萨的智慧还得有方便善巧啊。他从无相而起的不住方便善巧。把一切法看成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住于相,这就是方便的善巧的方便。所以理上我们能够顿悟,事上我们要渐渐的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明理有几种,有证得的,有学得的。证得的就是我们一坐几十年,豁然贯通。一件一件事物去学,历练明白的,这样叫五明菩萨。开悟起修,那成道就非常地快。顿悟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生历练;一个善知识没参到,那个善知识所具足的你自已就不知道,所以必须一位一位,一位一位地参,参到最后文殊菩萨才叫他参普贤菩萨,才入普贤行。普贤行门是无量无住的方便善巧,这个方便善巧是宗旨上无相而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楞严这部经里主要是见性成F,这不只是理上的,事上也要成F。</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金刚经主要是教授我们明白道理不是一般的道理。见性,见性成F,跟那个理具成F不一样。每个众生都是F,那是理具,有F性,但是没见着。参禅的见到了悟得了,但是还没产生妙用,还得修,妙用才能利益众生,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不利益众生成F的没有。此经专讲明心见性,学这部经我们就可以自己见自己的本性,能悟到自己的本性,可不要落在文字。文字只是善巧方便,是一个工具。参禅的时候要提起疑情,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个老和尚生病了,身体不好,感觉痛苦。他弟子说:师父你不是修假观吗?假观一修就不痛了。老和尚说:观是假的,痛可是真的。这是反过来教化他,告诉你观是假的,痛是真的,痛是假的,观可是真的!翻过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所以经典要会学。会学就是明白法的道理,明白法的道理,第一个见到的是什么心呢?得有信心哩。没信心,那你学不进去啊!明白道理了,要依着经中所说的法去修行,你就能够得到。得到什么呢?得到解脱,心就没有障碍。解脱的含义是什么呢?没得烦恼了,遇到什么事,知道它是假的,就过去了。过去就没有了,不著相了,没有了痕迹了。这句话,社会上都说:过去了,就没有了。但是我们心里真的没有了吗?事柳虽然它过去了,可是我们还要把它拉回来,还留恋它。每个人都在想过去,但过去的没有了,把心中的影相去除了,没有你还想着什么?想也拉不回来了!过去就没有了,那对过去应该怎么样呢!放下吧!放过去呀!过去没有了,你想也白想,昨天的事,昨天的事没有了,把昨天的事拿到现在,拿不来的,今天说今天的,今天不住啊!现在是早晨,一会就中午了,中午就下午,又没有了。就是这样。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一切法是善巧方便。所以学法就是要知道一个方法而己。不知道怎么做好,就得学,学了,照着我们的去做,如是的思惟体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