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济两地刘氏文化交流

书中自有颜如玉

<p class="ql-block">四月,是春天的季节,四月,是花儿的家园,它们笑着,张开了小嘴,吸着春天的气息,互相笑开了颜。</p><p class="ql-block">4月22日迎来了洛阳刘氏宗亲来济源文化交流,由刘海涛会长带队一行五人,济源刘氏宗亲会表示热烈欢迎,刘荣君会长陪同</p> <p class="ql-block">洛阳刘海涛会长(左一)和济源刘荣君会长还有年过八旬的荣誉会长刘荣光老先生(左三)交流</p> <p class="ql-block">济源刘永军会长主持祭祖</p> <p class="ql-block">刘荣光会长发言</p> <p class="ql-block">刘宪辰宗亲发言并介绍祠堂的历史文化,家风传承</p> <p class="ql-block">海涛会长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保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古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解放战争前夕,毛泽东同志在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提供的古建筑名录中在济渎庙上划了两个圈,要求严加保护,所以此庙才得以保全。济渎庙坐北朝南, 是封建王朝为祭祀济水神而建的。为什么叫济渎庙呢?济就是指济水。我们济源是古济水的发源地,所以叫济源。渎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渎的意思就是独流入海的河流,因为古人认识范围的局限性,所以认为符合独流入海条件的河流只有江、河、淮、济。</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济渎庙的山门,叫清源洞府门,之所以叫清源洞府门,因为历史上,长江被封为广源公,黄河被封为灵源公,淮河 被封为长源公,济水被封为清源公,所以祭祀济水神的地方又叫清源洞府,它的第一道门就叫清源洞府门。它也是一个河南之最,它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牌楼建筑。该建筑构思奇特,仅由四根大柱顶起了这三间跨度如此之大的大屋顶,大家都知道牌楼建筑是没有这红墙和这大门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墙和门是民国初年地方政府加固而修建的。该建筑历经四、五百年沧桑而雄姿未改,堪称奇迹,檐下的华拱采用九踩重昂重翘式(最高为十一踩),由此可见济水神地位之尊(位居诸候之列)。</p> <p class="ql-block">龙亭: 也叫水殿, 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大家看,龙亭的柱础是宋代的,柱子是元代的,而顶部为明代重修,一个小亭就涵盖了几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极之不易,它是帝王祭祀北海神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龙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咱们大家现在是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济源了, 古时济水就是从此发源,独流入海的。大家对济水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可是济水在山东省可是大名鼎鼎,济南、济阳、济宁 等都是因为济水的流经而得名的,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至济南而成诸泉”。</p> <p class="ql-block">济水之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洛济一家亲,齐聚在一堂</p> <p class="ql-block">荣君会长作为东道主,热情招待贵宾</p> <p class="ql-block">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涛会长有海量</p> <p class="ql-block">刘黎明会长(中间)与洛阳宗亲交流</p> <p class="ql-block">三位在深刻探讨刘氏文化,感谢🙏为这次活动提供支持的保中会长(左一)</p> <p class="ql-block">刘跃进宗亲(左一)与宪辰宗亲交流</p> <p class="ql-block">刘建明会长有事来不了,特意写的字画送给宗亲</p> <p class="ql-block">大气磅礴,是刘家的作风,同时还为洛阳刘氏宗亲准备了济源特产冬凌茶</p> <p class="ql-block">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这次文化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