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淅淅沥沥的春雨,让草儿更舒展,让花儿更明媚,让我们更快乐。</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一群默默奉献的橙衣人,在守护我们干净卫生的环境,让我们一起去向他们道一声感谢吧。</p> <p class="ql-block">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是我们的爱好,更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p> <p class="ql-block">探寻绘本之美</p><p class="ql-block">县直二幼 尤金慧</p><p class="ql-block"> 阅读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幼儿阶段还是在今后漫漫求学路当中都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黄金期在6—12岁,可大家知道吗?培养阅读“兴趣”的黄金期就在6岁以前!如果没有在幼儿期做好阅读准备,那步入小学阶段,在学习大量的知识过程中就会十分吃力,所以请老师们重视幼儿阶段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在绘本讲述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技巧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及家长提高讲述质量,增加幼儿倾听的兴趣。一、在语言的表现力上下功夫对孩子来说,平淡如水地讲述是吸引不了孩子注意力的,故事当中如果涉及人物众多,那么讲述者在语气和语调上一定要有所区分,例如巫婆的声线与小兔子的声线必然是不同的,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同时表达故事主人翁情感上的张力,而讲述者更是借助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更多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加阅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二、讲述绘本故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大家都知道,在绘本的分级阅读当中,很多低幼读物都是图画居多,文字描述相对较少,那成人该怎样把绘本的主要内容传达给孩子呢?其实说白了,这就要看讲述者“编”的功夫了。面对一副精美的绘本设计,你能想到什么?你能用什么样的词汇去描述它?例如:这里有棵树,换个说法:这里有一树绿油油的树!再继续描述:这里有一棵绿油油的树,看,它的叶子可太茂盛了!还可根据自身的想象力为孩子创设多种不同的故事情节,带给孩子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说到增添,那肯定少不了删减,有许多科学类的绘本内容,字数颇多,描述的太深,我们的孩子无法理解字面意思!在我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篡改”绘本内容,换句话说,用孩子们听的懂得语言说他们不明白的事。当然了,孩子们要不要了解一些专业名词?我认为是要的,但回到主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你利用两到三个课时帮助孩子们充分熟悉绘本内容后,是可以开始引导孩子们了解专业名词的,我们常说,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就是如此。教学需要过程,而知识的涉略同样需要时间,但方法一定要有所讲究!</p><p class="ql-block">三、在绘本教学中的提问需要斟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推动教学深化,“提问”能起很大作用,孩子能根据你的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但在绘本教学中,该如何提问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以下二点:要学会和孩子们聊画面内容,你来我往才有乐趣,光听老师说的故事,孩子会觉得参与性不高,从而兴趣低落!例如:他\她\它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让做?1、提问的时机也十分重要,一般讲究在故事情节高潮处提问,在文字叙述断开处提问,教师更可以在讲述过程中制造一些小玄机,来提高幼儿的兴趣度!</p><p class="ql-block">四、在绘本讲述活动中一些互动小策略在讲座中谈到,在绘本教学当中,其实包含了系统的互动策略,总结来说就是: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画一画、动一动、玩一玩、演一演。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引导孩子们熟悉绘本内容,加深对绘本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师想要实现的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短短的学习结束了,可学习的路才走了不到人生总长度的百分之一。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工作当中来,让自己变“厚”,逐渐改变观念的“浅薄”,阅读不仅仅是对孩子,更对已快三十而立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与诸君共勉。</p> <p class="ql-block"> 专家讲座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小一班 司马铎妈妈</p><p class="ql-block"> 近期,通过直播观看了杭州师范大学武建芬教授讲的《绘本精选趣读的秘密》幼教课程,感受很深、获益良多。童蒙养正、幼儿养性,4岁的孩子正是养成良好品性的最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识字,选择一本孩子能够看得懂、有兴趣的绘本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一方面,选好绘本。孩子的第一本书好比吃的第一口食物,必须精挑细选保证孩子喜欢,否则像不喜欢的食物孩子吐出来以后,再爱上就很难了,所以我们选择绘本时候一定要把握有趣、美好、图文比例符合孩子年龄的绘本,这样一来孩子才会更有兴趣去通过持续性阅读美好事物,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审美和品味,养成爱阅读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读好绘本。所有的儿童读物都是各个国家的儿童作家,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生长发育规律来创作的,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读绘本时候,一定要在塑造稳定、温馨的读书环境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力争最大程度上做到忠于原文,不增不减,也不要考验孩子,孩子是聪明的,有学习能力的,他自己会通过图画来理解,一次不行就多读几次,好的绘本也是值得反复去读的。</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为了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灿烂的人生,让我们从选择好一本绘本、共读好一本绘本开始吧!</p> <p class="ql-block"> 和孩子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小二班 张文灏妈妈</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去激发孩子们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陪孩子一起读书吧</p><p class="ql-block">小四班卢雅溪</p><p class="ql-block">陪孩子一起读绘本,父母与孩子共同进行阅读活动,随着孩子的长大,对新知识的需求要不断的扩大,孩子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跟父母在一起看书,交流,询问,是一个很好的获取渠道。与孩子共同阅读极大的帮助孩子获得知识理解的技能,提高阅读能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词汇量少,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易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而此时孩子怀着听故事的好奇心,参与阅读,对于不理解的情节会马上提出来问,我就给孩子日常生活的经验与动作进行解答,长此以往,孩子不但积累了许多的知识,还知道怎样的运用,从而也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和阅读力。我的女儿是一个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孩子,和孩子一起阅读在我们之间增加了两个人的亲密感,尤其是孩子的理解力提高了,还学会了把故事的情节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虽然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好处蛮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随便的拿本书就和孩子一起阅读,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一、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我们所选择的书友很大的关系,因此父母尽量提供给孩子一些印刷美观,内容丰富有趣,符合儿童想象思维特点的图书。二、家长应该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正确的选择与引导,最好把选择图书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三、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五、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所需要的,让我们和孩子共同领略读书的乐趣,陪着孩子读书的感觉真的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探寻大自然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小二班 陶伊存</p><p class="ql-block">现在绝大多数父母都是只要孩子好好的,就再也没有另外要求了。日常生活中,即使孩子要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总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时常说:我只要孩子过得好,并不求他给我回报。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早就让我们的孩子习惯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孩子欠缺社会实践,其实孩子们也是真的喜欢亲身融入到社会之中,他们真的喜欢大自然,喜欢山,喜欢水,喜欢花草鱼虫;喜欢超市,喜欢市场,喜欢风雪雨电等等。我们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给孩子们创设这样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多多亲近自然接触自然。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丢掉书本古板的讲解,让他们自己亲亲,摸摸,尝一尝。</p><p class="ql-block">我们敢解放吗?不敢!不敢解放自己,不敢解放儿童的头脑。你不敢让他遐想,因为你认为他在瞎想。你不敢解放孩子的双手,你怕他瞎弄,出伤,弄坏书本,弄坏玩具,弄伤别人。更不敢让孩子在老师看不到的空间里自由存在,更不敢把充足的时间交给他们。</p><p class="ql-block">有好多的家长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体贴人。”我想这是大都独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p><p class="ql-block">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交流。让本身的孩子也来爱本身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体贴。让藐小的体贴成为习惯,让爱的交流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体贴。</p> <p class="ql-block">探寻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小三班 尤金慧</p><p class="ql-block">自然教育是一种顺应自然天性,依托乡村环境,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方式。确实是这样的,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雨雪都是鲜活的“教材”,大自然本就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天然乐园。自然教育融合了自然观察、自然游戏、自然笔记、自然艺术等内容,引导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打开五感,观察、体验、思考、分析和创造,更多的是向内看,通过看到孩子本身的东西,再向外延展与探索,与培训班等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立足点。同时,自然教育很好的弥补了学校教育没法触及的那一部分。让孩子体验自然,用孩子的身体来理解环境,更加形象和具体,是孩子学习的很好途径。可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去响应,去直面挑战、体验参与的乐趣,在与自然多样性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受到启发。让孩子们与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好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自然。大自然的户外活动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感官系统。教育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整体,儿童自然教育也要追求自然的整体环境,不能仅停留在教会儿童学习自然知识,而是要通过自然界,让儿童明白世界的自然。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放开,让孩子在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在可能涉足的未来场景中自由发挥。自然教育原理也表明,约束孩子们的自然运动,会对教育的进步和孩子天性的发挥造成影响,非自然的约束通常是灾难性的,越是年纪小的时候,后果越严重。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使他们置身于山川自然之中,与花草虫鱼为伴,通过感悟自然、热爱自然而学会了热爱生活。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给予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让孩子随着环境去感受和探索,寻找自己成长的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