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会⛪系列(9) <p class="ql-block">这样一座别出心裁的园林式别墅,已经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但依然保持完好的建筑风貌。中西合璧是它的独一无二之处,在潮汕地区,这种既具有西洋古典皇宫风格又带有潮汕传统民居特色的建筑实属罕见。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植丰园,名字取自园子主人林子丰及夫人陈植亭之名。在这个别致的园子背后会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故事的背景开始于1892年,林子丰出生于一个诗礼传承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林绍勋是一位乡村教师,后来成为教会的牧师,作父亲的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不论是学识还是品格思想方面,都深深地影响了林子丰的成长。林子丰的童年是伴随着教堂优美的赞美诗和父亲的谆谆教导度过的,从他一生的成就,人们可看到他父亲的教子有方。</p> <p class="ql-block">林绍勋不仅重视学业文化知识方面,更注重对子女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他常常教导林子丰要爱人如己,要存感恩之心,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p><p class="ql-block">读书时,林子丰是班里的佼佼者,从北平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毕业后,又开始扬航商界,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据村民介绍,1915年他到香港谋求发展,一开始在伯父的广源成米行工作,后来与朋友合资开办公司,经营鸿基船煤炭公司,用鸿基船专门去越南运煤炭来香港经销。</p><p class="ql-block">除了做煤炭的生意,林子丰后来又于1922年在广州创办了“嘉华银号”,任总经理。1924年把总行迁往香港,以“嘉华储蓄银行”命名,后来又在上海开设分行。从此,他亲自打理银行直到1971年离开世界为止。</p> <p class="ql-block">林子丰博士。</p><p class="ql-block">在香港,商界奇才比比皆是,但林子丰博士不仅仅是商界泰斗,他的过人之处和巨大贡献还在于创办香港浸会大学和浸会医院。</p> <p class="ql-block">香港浸会大学校徽。</p><p class="ql-block">校训:笃信力行 Trust and Act</p><p class="ql-block">“笃信”忠实地信仰。“力行”努力实行。</p> <p class="ql-block">"没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p> <p class="ql-block">他所信的God多多祝福了他,也祝福了他的子女们,他的儿女们在世界各所名校都取得了博士学位,林家拥有了“一门父子八博士”的美誉。他长期旅居香港,却依然怀有乡梓之情,心系家乡,热心公益。植丰园就是在他事业开始发展之后回到家乡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植丰园的门楼颇具特色,是三山式重檐歇山顶牌楼建筑,屋顶覆盖琉璃瓦,碧瓦飞檐,十分雅致。门额是清朝末代宰相岑光樾所书,“植丰园”三个繁体大字苍劲儒美,异常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进入门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罗马式喷水池,水池中间有一个灰塑立柱,高约3米,立柱上塑有10多个方形喷头,形如含苞待放的花朵。经过喷水池,要去往主座希伯伦厅,必须跨过七级环形石台阶,这个半月形门亭,亭上立着4根罗马亭柱,正面2根亭柱之间有个环形匾额。</p> <p class="ql-block">题刻着“希伯伦”这三个草书大字,为孙中山长子孙科手书,气永生动。</p><p class="ql-block">因信仰关系,林家与孙家交情非浅。</p> <p class="ql-block">村民指着"希伯仑″说,基督教有二大圣城,一座是耶路撒冷,一座就是希伯仑。这里村民的视野果然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其实,连接正门到主座之间的罗马喷水池是一个过渡,犹如中式宅院前的照壁,既增加了园子的纵深感,又烘托了主座建筑的高大、雄伟。</p> <p class="ql-block">亭上是四方形屋面,覆盖琉璃瓦,同样是碧瓦飞檐。方圆结合,极具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主座的功能为礼拜堂和会客厅,它的建筑形式也是重檐歇山式,8根水泥梁横跨东西两面墙上,屋顶的脊檩和檩条均由杉木制作的屋架支撑,层层叠叠,与潮汕祠堂上的斗拱风格如出一辙,但又简洁明快。</p> <p class="ql-block">大厅宽度和纵深感让人感受到当年这个乡村教会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就是建筑物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欢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会大量应用自由曲线的形体。其实传统的潮汕民居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由一座座方正的房屋构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这园子里30多间房上面还有数字编码,在民宿中引入数字管理,这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这种做法和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体现了园子主人林子丰敢于创新,愿意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建筑是思想的容器,借着植丰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碰撞与融合,植丰园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林子丰所受思想的体现,是中西建筑,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的交融汇合,别开生面,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在主座的东西两侧,是两条子孙巷,构成子孙巷的是左右两排与主座并列、比主座略低的房屋,每排子孙房8间,加上前后门面房共10间。主附座之间有通道连接,通道之间构成数个长方形的天井。整一个园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绿茵如盖,主座被花圃围绕着,曲径通幽,这里的空气充斥着花草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主座两旁有数棵高大挺拔的柏树,为建园时所植,近百年的树木郁郁苍苍,撒下一片阴凉。正座后面两侧围墙与北墙交叉处,各建一座三层的碉楼,每层四壁墙体都有瞭望孔和枪眼。站在碉楼天台之上,不论远近,美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植丰园融入了西方不同的构建方式,使得整个建筑更加明朗多变。主座的房顶、屋檐、门角、柱头、窗楣等处装饰变化多端,半月形门亭的曲梁与主座平面相交的三角形亭顶,就用了弧线、曲线、放射状线3种线条和多个五星图案,这样的装饰风格在中式建筑里是很难见到的。最为特别的是正门上的两个花窗窗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厚铁片焊成的两个篆书“寿”字,走近细细一看,每个“寿”字的中间还蕴含着“吉羊”2字,寓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天使胖呼呼的,与使统精灵般的形象不同,这应该使信T更加有亲近感吧!</p> <p class="ql-block">由林子丰先生创建于1920年的园林式别墅,位于揭西县金新行政村的新园村寨后,为英国建筑设计师设计,既具西洋古典皇宫形制的风格又夹带中国传统民居格调,由围墙、门楼、主座、附座、后房、花园、喷水池和碉楼等部分组成。园名取林子丰及夫人陈植亭之名合而为“植丰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祂里面居住。"以得到祂为至宝的,必在平安喜乐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