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南京之旅(南京篇)2023-4-11~16日

层林尽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D4 2023-4-14日结束了在扬州3天的旅行,中午从扬州乘《和谐号》火车经过近50分钟车程,顺利抵达南京入住维景酒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我第二次到南京,38年前出差曾经游览过的中山陵、明孝陵、美龄宫等这些景点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再次到南京还是有一种亲切感。</span></p><p class="ql-block">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约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南京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灿烂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4 2023-4-14 下午驱车前往总统府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的大门</p><p class="ql-block">建于1929年。门楼仿欧式凯旋门式样,是西方古罗马建筑风格。门楼共有三券拱门,拱门安装有两扇西洋黑色铸铁镂空花门,门上方为拱心石和西方风格的装饰线条。门两侧共立八根爱奥尼克柱,门楼上方为马头墙,楼顶为升旗平台。门楼正中悬挂着“总统府”三个金色大字,这是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当选总统时,由国民政府资政周钟岳题写。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门楼,升起红旗,从此门楼成为中国近代史结束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拥挤的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曾经的总统府大门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许多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共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建筑中现在设有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中区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原址为清两江总督署辕门、太平天国真神荣光门。现门楼建于1929年,属古罗马建筑风格,山墙书有“总统府”三字,并有旗杆。虽然为西方建筑风格,但仍融入中国传统意象,如:从外看门楼是三个半圆拱门,由内看为三个方门,寓意“外圆内方”的施政理念,设计者为姚彬。</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穿过院落,来到了大堂。大堂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p><p class="ql-block">大堂四壁还悬挂了六幅油画,它们分别是:天国风云、赐洽两江、共和肇始、国府西迁,国共和谈,煦园曙光,再现了总统府六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子超楼于1934年开工兴建,1936年初正式启用,由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虞炳烈设计,耗资约10万7千元(银圆)。该楼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远看形状像“森”林的森字,恰好与楼前的两棵雪松构成“林森”的寓意。</p><p class="ql-block">子超楼的一楼是文书局,主要管理文书和玺印。二楼东侧南面为蒋介石办公室,北面为副总统李宗仁办公室。西侧南面为文书局局长办公室,北面为秘书长办公室。三楼是国务会议厅。会议厅北墙上正中悬挂着孙中山画像和中华民国国旗,以及林森手书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室内会议桌成“山”字形摆放,桌子北面正中是蒋介石的专座。</p> <p class="ql-block">沿途我们还经过二堂、总统府会客厅前的八字台阶、内宾会客室和外宾接待室、麒麟门以及政务局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p><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是清朝两江总督端方出访欧洲后建造,落成于两江总督张人俊任上,因位于总督署西侧的西花园,又名西花厅。</p><p class="ql-block">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就以此为大总统办公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也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总统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副总统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总统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东线的行政院。</p><p class="ql-block">行政院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掌管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蒋介石、汪精卫、孔祥熙、宋子文曾任行政院院长。1940年曾为汪伪政府的铁道部和交通部。</p> <p class="ql-block">复园是2002年根据史料复建的原东花园一部分,故名复园。园中有湖泊、石舫、亭台楼阁和假山。</p> <p class="ql-block">复园是2002年根据史料复建的原东花园一部分,故名复园。园中有湖泊、石舫、亭台楼阁和假山。</p> <p class="ql-block">不系舟是石舫,清两江总督尹继善1746年为迎接乾隆皇帝所建,1757年乾隆皇帝亲自题写“不系舟”。石舫基座用青石砌成,寓意大清江山永不沉没。门楣上刻有蝙蝠、梅花鹿、山猫,寓意福禄寿。</p> <p class="ql-block">方胜亭,俗称“鸳鸯亭”,是民国前江南唯一的方胜亭。方胜,又称双菱,指两菱形相叠。亭基方胜,上为双顶、远观似双亭并立,近看却一亭独伫,小巧玲珑,颇为别致。飞檐翘角,如欲飞的鸳鸯。</p> <p class="ql-block">D5 2023–4-15日中山陵~明孝陵~美龄宫</p><p class="ql-block">在网上预约上午后拜谒中山陵。</p><p class="ql-block">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陵寝面积8万余平方米,于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中山陵建筑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中山陵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1961年,中山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7年,被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到中山陵拜谒的人太多太多,坐电瓶车到大门时已是人山人海,多路纵队排得老远老远的,只有等罢。</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出来排队乘电瓶车到明孝陵,好在景点都相隔不远,入园用餐后已是下午时光抓紧游览明孝陵。</p><p class="ql-block">南京明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作为中国明陵之首,明孝陵壮观宏伟,建筑和艺术成就颇高,更是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特别是沿途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加之茂盛的树丛,格外美丽动人,成为明孝陵最著名的代表性景观和摄影者的最爱之一。</p><p class="ql-block">明孝陵所在景区自成立以来获得了诸如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碑殿建于 清康熙年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陵,见墙垣多倾</p><p class="ql-block">圮,下旨“交与江苏巡抚宋華、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并御书“治隆</p><p class="ql-block">唐宋”四字,交与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勒石制碑,以垂永久。碑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p> <p class="ql-block">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洪武十六年(</p><p class="ql-block">1383年)建成。用来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嫔妃的牌位,是一座拥有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木结枸殿宇,现仍遗留有56个石柱础。原建筑于清咸丰三年 (185了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新修建。</p> <p class="ql-block">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入此门,寓意是由阳问走进阴间,因此,内红门又称阴阳门。</p> <p class="ql-block">明楼为明孝陵首创的建统形制,建造在方城顶部,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楼顶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南面开三孔拱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孔拱门,方砖墁地。清威丰年问,楼顶毀于兵火,现仅剩砖墙四壁。</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明楼拱形通道。</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明楼之后是宝顶。山角下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宝顶又称宝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宝顶紧连方城的北面,</span>是一个325米至400米的圆形大土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即独龙阜,</span>周围以砖墙,墙以条石做基础,高度依山就势,约7米上下,墙顶厚度2.1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其下安葬朱元璋和马皇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翁仲路是李陵神道的第二段,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將和两对文臣。望柱顶置園桂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望柱顶部作莲花式的风格,具有艺术上的创新意义。文臣、武将威严端庄,是陵墓的仪卫者和忠实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孝陵四方城神功圣德碑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筑平面作正方形,楼顶已毀,俗称四方城。内置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樣撰写,记述朱元璋一生事迹,共2746个字,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p> <p class="ql-block">通往美龄宫的公路通道天桥。</p> <p class="ql-block">进入美龄宫的通道在一片森林中。</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与美龄宫比邻而居,下午继续参观游览美龄宫。</p><p class="ql-block">美龄宫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美龄宫于1932年竣工,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蒋介石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因三四十年代,宋美龄经常在这里做礼拜,与蒋介石在此下榻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名称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的人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机要秘书室</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作的画(应该是复制品了)挂满了整个楼道。</p> <p class="ql-block">D62023-4-16 结束了南京3天主要景点的旅游,于中午乘川航飞机离开南京返回重庆。</p><p class="ql-block">说走就走的短频快扬州、南京的春日6天5晚的旅行于今日结束,我们乘飞机返程已抵达了重庆家中。</p><p class="ql-block">愉快的旅行,惊喜养眼的风景,沿途的美食都给我们俩这次短暂而小众自由行的旅游留下了许多美好开心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