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for Improving

阿旺

<h3>—记参加2023市课评比</h3> <h3>四月16日,从集合说课,2023临沂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终于拉开了帷幕。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次的优质课评比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同时借助新课标的发布,活动中会异彩纷呈。满怀期待,希望看到一节节精彩的优质课例。同时也有一些不安,因为我也是一位讲课选手。<br>市课之路,并不平坦。从县优质课评比以后,努力准备评选市赛选手。在获知得到参加市赛的机会以后,内心就想,不能辜负领导以及同事的期望。所以不管是从课题的选择,还是学习活动的设计,都是经历了多次的修改。最初,想选一个传统文化主题的语篇,从网上淘选了相关主题的绘本,尝试分析语篇内容和提炼语篇主题,还是尝试搜索单元拓展阅读材料。再到后来,结合课标所倡导的单元整体教学,回归到教材内容。也是经历了多次选择。最终又根据另外两位选手的课题,确定了我现在的课题。<br>网课期间,不管是市教研室还是县教研室,都给我们安排了一些关于新课标的培训。我深知要想期更好的理解新课标,并且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需要认真把握好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有时候或者无法一时消化培训内容,我就会收藏起来,等有时间再尝试回顾和思考。有时候不求全部理解,但是要求自己学有所获,学有所思。<br>所选课题,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Robin and the ant. 几乎之前每一次赛课,都会有老师选择这个语篇。我在最开始研读语篇和初步设计的时候,我从网上搜索了所有有关本单元和课时的论文或者课例,主要是为了加深自己对于本语篇的理解和思考,由此可以让自己产生一些更深刻的理解或者看法。从哪些角度设计问题,或者设计学习活动比较好?新课标以后,这一课时新的设计目前还不太多。<br>语篇主题的提炼,我也是几经修改。最初想借助主题意义升华,我自己确定了better feeling, better world,其实我也觉得这个标题过于宏大,后来在团队磨课的时候,经过商讨,被否定了。后来结合前两课时的课题以及语篇内容和语篇主题,确定了Nice feeling from being nice.<br>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时候,我又反复看了课标中的一些案例,思考他们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学习活动的角度以及方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制作课件,呈现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一直尝试尽量生动和直观。<br>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总想面面俱到,每个细节都想借助问题进行挖掘,并且想借助课件动画进行演示。但结果是有些地方过于重复,并且无法突出重点。40分钟的一节课不容许我们重复过多。应该是把握重点,让学生借助重点问题解码语篇,借助典型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达,才是最好的途径。<br>准备一节课,远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同事们的帮助。非常感谢学校里的教研组团队,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思考和建议,每一次的请求帮助,都会得到热情的帮助。研讨到晚上,更是家常便饭。徐蕾老师,无时无刻不在督促和鼓励,她对于细节的思考,和个人风格的判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会影响我以后的课堂。七轮磨课,莒南小英团队,一次次指出我的问题所在,让我对自己更加了解。最遗憾的,忘记留下相关的图片资料。<br>一堂课中,让学生用语思考和表达。既要带领学生深入语篇理解和思考,又要走出语篇反思现实和自我提升。从最初19年那节绘本课之后,尹老师提醒我们让学生课堂上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再到20年在四小讲座中告诉我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带有道理的话,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借助一张老虎配图—I’m not a coat, 看到这句话,我脑海中仿佛浮现出阵动物求助的场景。最简单的句式I’m ……也可以表达出动物保护这种主题,如此形象让我颇为震撼。在提升语篇主题意义的时候,我就想着借助图片,让学生说出意义深刻的句子。再到后来的新课标培训中,尹老师通过分析优质课例,不同视角看待和评价Zhang Peng’s living room,提醒我们多角度看待问题和表达意见。设计这节课时,我又想到是否可以借助课件,小蚂蚁和Robin第一视角呈现情景,来突出人物情绪呢?最后同事们比较赞同,所以才有了最后的Robin视角看蚂蚁,蚂蚁视角看Robin。以上这几点,也比较深刻地影响着我。通过学习和应用,可以让自己设计的课更加与众不同。<br>很幸运,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肯定。我也会继续努力,跟着学校团队一起努力,构思出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h3>

语篇

新课标

借助

优质课

思考

设计

主题

课时

教学

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