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陷阱”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惠达幼儿园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

韵味十足

防骗知识常更新,诈骗套路巧破解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校园师生、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我园呼吁各位家长、老师加强自我防护,时刻拉响警钟,防范电信诈骗。</p>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p class="ql-block">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p> 骗局01 骗局02 骗局03 <p class="ql-block">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p> 致家长的一封信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今天再教大家几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3个不要 <p class="ql-block">  1.不要登陆陌生的不熟悉的场所提供的免密码验证的Wifi,以免个人手机信息泄露。</p><p class="ql-block"> 2.不要将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设为相同的数字或出生日期,一旦身份信息泄露,密码极易被破解。</p><p class="ql-block"> 3.不要使用网吧、宾馆等场所的公用电脑登陆个人网银、支付宝账户等界面,一旦该公用电脑被人植入木马病毒,极易发生盗刷银行卡案件。</p> 6个一律 8个凡事

诈骗

电信

家长

骗局

不要

网络

网银

电话

手机短信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