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定格时代 文字闪存思想</p><p class="ql-block">图文留住记忆 感悟朋友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闲人写心】远离老家亲朋好友,来到都市与“老家北漂带娃人”组成小圈子,餐聚“论谈”、浓厚乡情,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人生在世,离不开圈子,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尤其是退休老人,如果没有小圈子,成为“孤家寡人”,是非常不利健康的。当然有了圈子,还必须用心呵护、倍加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餐聚“论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朱宝树</p><p class="ql-block">图片:网 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聚餐、喝酒、说笑、聊天本该是年轻人的专利,然而在京城,有这么几位闲暇老人,形成了很小而固定的生活圈,每隔三两个月,就会聚到一起,品尝美酒佳肴、交流心得感受、滋润孤寂闲心、欢乐餐聚“论谈”。也许年轻朋友会疑惑,这些是什么样老人,都是花甲古稀之人,怎么老心不闲呢。在家喝喝茶看看电视、小区散散步多好,还搞什么小圈子。年轻人的关心疑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上了岁数人活动,也有过同样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告诉你,这些老人就是我们从淮安洪泽“北漂”京城服务儿孙的几家老夫妻你相信吗?世界上很多事情,唯有经历才能了解,唯有经历才有感受。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生活圈子,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失去了生活圈子,变成孤家寡人,那样的生活是很难受的。像我们这种年龄退休闲人,在老家是圈子多多,什么同学圈、同事圈、好友圈;掼蛋圈、摄影圈等等,只要想玩,随便入圈,随时去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很多事情不是处处随心如愿的。和我们差不多大年龄的退休人,多数是独生子女,原来都在老家同一个城市生活工作,形影不离几十年。退休以后,现在大多随儿孙飘往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原来在老家,群雁齐飞,现在在异乡,闲云野鹤。就算在同一个城市有三两个老朋友,也都是城南河北难得一见。就说我们吧,漂泊到这数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茫茫人海,有几朵浪花属于我们亲朋故旧?即使遇到几滴水珠,曾经同源同湖同乡同故,年轻人忙事业,年长人忙养生,又有几人有空愿意和咱同云合雾?倘若遇到情投意合溶到一起的浪花水珠,真是苍天恩赐大地相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面说到的我们这几家闲暇老人,在老家故土上蒸发成水汽,飘荡到京都茫茫云海中,奇迹般地汇聚到一起。这既是前世有缘,天地相助,更要感谢Z哥W姐夫妇。七八年前我来北京,跟着早我来北京的C哥认识了Z哥W姐还有许多淮安洪泽在京城工作的老乡朋友。Z哥W姐他们很早在北京生活工作,老家情结很重,我们一见如故。不久他们帮我们建了“北漂”群,介绍认识了老乡朋友,我的同事同学也先后入驻。从此我们有了“北漂”群、他乡异地乡音乡情最浓的京城生活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北漂”群京城圈,群不大人较少,共性多向心力强。我们都是从淮安洪泽来到北京、都是退休再就业为儿孙服务、都是离群的孤雁闲散的野鹤、都有为了儿孙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神圣使命和崇高理想、都有孝顺儿女可爱的孙辈幸福的小家、都是重情重谊性格开朗的孺子牛。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正是这些共同特点,把我们凝聚在“北漂”这条大船上,在京城茫茫人海一漂就是六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疫情等原因,已经有半年多没有举办“论谈”了。尽管最近Z哥C哥两家不在京城,热心的T哥J姐还是招呼我们论谈了。每次相聚,大家都非常积极、非常开心、激动好几天,这一次也不例外。早上送孙子上学回来,脑海里又浮现出前天和这几年餐聚时场景和“论谈”画面。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打开手机(习惯用手机写文章),把这些场景画面进行编辑整理。总结我们的论谈内容特点,可以用“五谈五不谈”概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谈开心不谈吐槽</b>。每次聚到一起,大家都是高高兴兴来,开开心心走,这得归功于我们的圈主Z哥。Z哥是一位性格开朗,喜欢说笑话的人。每次十多人到一起,只有少数人喝酒,他喝酒也很少。按常规,酒席桌上喝酒人少就不热闹,可我们餐聚不一样,喝酒人虽然少,可开心热闹程度一点不少。特别是听不完的笑话,成了最好的下酒菜。如果要谈家长里短话题,那必然是女同志包场。论谈内容每次都是差不多,买菜烧饭洗衣服,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换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孙子孙女、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吃等等。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这里六七位资深外婆奶奶们,见面同样也是一台戏,可她们唱的是国粹高雅文明戏,可以算得上是“好婆婆好丈母娘”样板戏。无论是餐前餐后,喝酒聊天,大家谈的说的都是开心的事情。不愉悦的吐槽话题,进不了我们论谈,入不了奶奶们的大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谈佳音不谈悲讯</b>。我们这几位好朋友,聚到一起,谈论的话题特点是,只谈喜讯佳音不谈噩耗悲讯。比如哪家老爷子九十多岁还去上党课,哪家小孙子今年又得三好生,哪家小孙女又得大奖了,哪个好朋友最近可能来北京,咱们又可以一起相聚了等等。女同志多数谈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组团外出旅游、哪个好朋友家有生了一个娃等等。大家习惯了分享喜讯、分享幸福,分享快乐。这么多年我们聚到一起,几乎没有听过凄惨悲凉、生病无治、熟人去世等令人心情不愉快的话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谈优点不谈缺点</b>。带孙子的婆婆奶奶们,几个月才聚到一起,不谈家长里短、不说女儿儿媳、不谈家务劳累、不谈心得感受是不可能的。网上常说,老人千万不要和儿女生活在一起,在一起难免有矛盾等等。这些说法一定有他的道理,可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这个圈子,有和女儿、儿媳妇生活在一起十几年,最短的也有六七年,包括我们家在内,没有发现母女、婆媳有什么矛盾啊。当然每家都有难念的经,就看和尚怎么念了。我们这个餐聚平台,专门设立化解不悦心结的专题。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难免有只言片语不妥的时候。比如女儿和母亲在一起往往言语更“放肆”,母亲听了不高兴。有时候儿媳偶尔言语偏重,婆婆心情也不好。当母亲婆婆到一起有时候说出心里不悦,后来发现所说内容大同小异,做婆婆能包容儿媳、做母亲的还上女儿气?无论是婆婆母亲,只要是选择服务儿女带孙辈,忙碌都是一个样,自己还有什么委屈的?所以参加论谈的过程就是化解不悦心结的过程,论谈过后又晴空万里,高高兴兴走上为儿孙服务岗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正风正气氛围,每次到一起,除了听到短暂关于晚辈不足交流,大家谈论的更多的是,女儿女婿又帮自己安排去海南了、安排去什么地方旅游了。儿媳妇逢年过节又帮老婆婆买衣服,过生日买礼物了等等。大家高谈儿女们的优点,偶尔顺带表扬一下老伴,几乎没有出现过“诉苦把冤申”,诉说儿女们缺点的场景。这说明我们这个圈孩子们都好,也说明我们这些老老和尚“经”念的不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谈满足不谈低高</b>。我们在一起几位老人,退休前有的是部队干部,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银行人员,有的是医务工作者,有的在事业单位,有的是企业员工,职业不同,退休以后待遇肯定不同。我们这几家子女都在京城工作,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压力、不同岗位,收入待遇肯定不同。由于子女状况,经济基础不一样,住房条件、生活条件也都不一样。虽然有很多很多不一样,但有些是一样的,就是心态好、满足感幸福感强,都感谢儿女带我们来到都市北京 。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大家到一起,从来不谈过去职务高低,也不谈现在退休工资多少,不谈谁家房子多,房子大,更不谈哪家孩子地位高,工资多,不攀不比低与高。大家到一起就是一样,亲如手足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谈感情不谈计较</b>。同是老家北漂人,我们非常珍惜聚到一起的缘分,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感情。远离老家千里,远离故土亲朋,在这人海茫茫之中,有这样几位职业相似情投意合不是姊妹胜似手足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大家都非常开心,非常珍惜。我们说是闲人其实都很忙,每次想聚聚,还要看看影不影响接送孩子。正常情况下都会提前和大家约好,时间不能放在周末也不能放在晚上,原因你懂的,一般都放在孩子上学日的中午。我们的Z哥W姐是我们灵魂人物,如果有人申请安排,Z哥W姐都要照顾到人员齐不齐,他还特别关心大家不要花费太多,他经常帮我们论谈主持人点菜,恰到好处经济实惠。我们相聚好几年了,大家在一起,从来没有斤斤计较现象,都是积极主动抢着主持论谈。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家安排地方不好,谁家安排酒店档次低、谁家安排酒水差等杂音。不仅如此,有时候细心的女同志,还会为大家买个围巾啊!好吃的啊!礼轻人意重,吃着、喝着、拿着、围着感到格外温暖。那个时候真的感到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不是姐妹胜似姐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说,不就是你们几个老头老太经常聚到一起吃吃喝喝、谈谈玩玩吗?还美其名曰餐聚论谈。是的,的确是这样。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我也说不清。但是我晓得,人生需要圈子,没有圈子、没有合作、没有互助,工作、事业、学习、生活寸步难行,有了圈子,如果不用心呵护、不加倍珍惜也是容易失去。尤其是退休以后基本失去学习工作环境圈子的老年人,一定要积极主动加入到自己喜爱的生活圈子中。我们这几个退休老人,之所这么多年能在一起开开心心,正是我们的北漂圈、餐聚论坛为我们的退休生活增添乐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以群分,圈要对人,世间万物,冷暖自知。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北漂”群、“论谈”圈,比世界五百强名人圈更幸福;我们的餐聚比钓鱼台国宴更美味;我们的“论谈”比海南博傲更丰富。我们非常热爱我们的“北漂”群,我们将倍加呵护我们的“北漂”圈,在Z哥W姐带领下把我们的“餐聚论谈”办得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方圆(朱宝树)</p><p class="ql-block"> 2023年04月23日</p><p class="ql-block"> 北京 宽心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