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根据学校紧锣密鼓的集备安排,4月20日,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就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研讨。</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五十一条中提出: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面对“分数加减法”这一看似简单的内容,我们集备的时候在思考:本单元的交集点在哪?或者说关键点在哪?</p>  <p class="ql-block">通过讨论,我们梳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但那时的学习,仅仅是一种感性认识。即使会计算,也基本处于一种形式化或者说模仿阶段。五年级的再学习,应该有所深化,即掌握简单算法的基础上,清楚明白地理解算理。仅仅停留于会计算的水平是浮浅的,让学生明白计算过程中的道理,知其所以然,才是更重要和更根本的。</p>  <p class="ql-block">再从数学的角度想,加法的本质是什么?是单位相同的数或量的累积。因此,教学加减法计算时,要突出“单位相同”,而这一点,对分数的加减法尤其重要,因为分数单位比较特殊,它与分母有关。</p>  <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重构了单元内容,找到数学知识逻辑与结构的交集点,想到了将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或许会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