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熟黄梅,树木成荫,人间最美是初夏

小新

立夏习俗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p><p class="ql-block">“立”有开始的意所以这四个节气表示春夏秋冬一年四个的开始。</p><p class="ql-block">立夏又名孟夏、初夏、首夏、槐夏、维夏等。</p><p class="ql-block">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日期为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5月6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有较大差别所以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了春天,夏天即将开始,但是我国各地冷暖有差别,所以在气候学上是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C时才</p><p class="ql-block">夏季开始。</p><p class="ql-block">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p> <p class="ql-block">民俗学者说我国在300年前就走了立夏节气的许多习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习俗已经消失殆尽,</p><p class="ql-block">过去对于立夏有特别的隆重的仪式,帝王常在立夏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民间则以瘦肉、豌豆、竹笋等食材制成“立夏羹”,以驱除湿气,求得身体健康。可见,我国古来就很重视立夏节气,传承至今,现在留下来的还有哪些呢?</p><p class="ql-block">我与我的同龄人知道一些,但不多,而现在年听人知道的估计比我们要少,不妨看一看介绍吧!</p> <p class="ql-block">立夏习俗一:迎夏</p><p class="ql-block">在农谚中有“立夏看夏”的说法,其意思为立夏的时候,夏天要收的农作物已经进入到了生长后期,基本大局已定,收成在立夏这日就能看出来。</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我国作为农耕社会非常重视立夏这一节气。每到立夏这日,无论君臣都要穿一身朱色的礼服,并配上同色的玉佩、马匹、车旗,在皇帝率领下来到京城的南郊,举办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期望,仪式结束后就会指派众多官员赶往各地勉励农民们抓紧耕作,用努力和劳动换一个丰收年,百姓们也能吃饱穿暖。</p><p class="ql-block">在明代到了立夏这天皇帝还会派掌管冰政的凌官将上年冬天储存的冰从地窖中挖出来,把大块的冰分割成小块,再由皇帝赏赐给各位官员,而民间百姓则会喝冷饮来降温消暑。</p> <p class="ql-block">立夏称体重</p> <p class="ql-block">立夏习俗二:称体重</p><p class="ql-block">如今都说“立夏不减肥,夏至徒伤悲”,但古人却不这么认为,很多朝代都是认为胖为美,胖代表着福气。可进入夏天,天气炎热起来人的食欲会被影响下降,再加上消耗大,人就会消瘦下来,从而影响健康。</p><p class="ql-block">人们就在立夏定下了称体重的习俗,传说称了体重之后,大家就不会在夏天消瘦,病痛也不会缠身,所以每当立夏吃完午饭,人们就会在村口处架上一杆大秤,秤钩悬挂着一把凳子,大人小孩都轮流坐到凳子上称重,专门的司秤人要一边打着秤花,一边讲着重量和吉利话,秤老人要祝老人长命百岁,秤姑娘要祝姑娘找个好婆家,称孩子则要祝孩子能考上状元去做官。</p><p class="ql-block">有些地方的人们在称完体重后会把数字记录在家中的墙壁上,等到夏天结束后再去称一次体重,将两次的体重对比看看苦夏是否有掉太多重量,掉的重量就要争取在秋天通过“贴秋膘”处。</p> <p class="ql-block">1、立夏蛋</p><p class="ql-block">立夏吃蛋有几种说法:</p><p class="ql-block">第一种说法: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壳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还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就是这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人们生活不高,能享受到吃一个蛋,那是非常愉向往食品,肯定不会比较好的快的事情了。现在的孩子吃的东西不少,往往是质量比较也是质量好的食品,肯定用大只能不会向往一个蛋了!</p><p class="ql-block">第二种说法:在古代人们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美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如同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一样。</p><p class="ql-block">第三种说法:立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这是因为鸡产蛋会受到光照的影响,每天接受的光照时间长,母鸡几乎是每天都会产蛋的。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就会导致母鸡逐渐地停止产蛋。立夏吃东西最补,吃一只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立夏后,农活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累。吃煮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好干活!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吃一个立夏蛋,既是辛苦劳作前的犒赏,也是对平安和丰收的</p> <p class="ql-block">2、立夏“秤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没有磅秤的年代只能用大的杆秤,向一些商店去借,是不会拒绝的。我的幼年时代基本上已经没有这种习俗里,现在也不会恢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把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p> <p class="ql-block">其实开始只是通过称重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过胖多瘦的人都会被善意的指出来,对于后来的营养和食材都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慢慢地就被大家所认可的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称呢?先将杆秤挂在房秤钩挂在凳子屋的梁或大树上,用收拉住秤钩,双足悬空。孩子们凳坐在箩筐或凳子上,箩筐或凳子挂在秤钩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遇到老人就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九”。遇到姑娘就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遇到孩子就知说:“杆秤花一打三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p> <p class="ql-block">秤花的人只能“里打外(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重增加了,叫发福。体重减少了,叫消肉。据说立夏之日秤了体重后,就在冰块清块,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人们希望秤了体重福增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悬清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写的诗,“ 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p> <p class="ql-block">立夏挂鸡蛋</p> <p class="ql-block">立夏习俗三:挂鸡蛋</p><p class="ql-block">古有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又被称为苦夏是夏季里的常见病,由夏日的炎热导致身体出现乏力、消瘦、厌食等情况,小孩尤为容易患上疰夏,但如果立夏这天给孩子胸前挂上鸡蛋,孩子就不会得疰夏。</p><p class="ql-block">大人们就纷纷在立夏的中午,把鸡蛋带壳用清水煮熟,再用冷水浸泡几分钟把鸡蛋的热度降下来,最后用编织好的丝网袋装上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将鸡蛋垂在胸前。</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带着鸡蛋便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玩斗蛋的游戏,蛋尖的一端为蛋头,圆的一端为蛋尾,斗蛋的时候,只能用蛋头对蛋头,蛋尾对蛋尾,孩子们分别拿出自己的鸡蛋两两进行碰撞,蛋壳先破的人认输,直到全部人分出高低,用蛋头获取最终胜利的是第一,蛋尾获胜的为第二。</p><p class="ql-block">斗蛋结束后,孩子们再高高兴兴地把鸡蛋吃完回家。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吃了鸡蛋补了营养增强了体质,又从习俗中获得了许多乐趣,对身心都很有好处。</p> <p class="ql-block">立夏吃的乌米饭</p> <p class="ql-block">立夏习俗四:吃立夏饭</p><p class="ql-block">每逢立夏,在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锅“立夏饭”,算是立夏的一种食俗,传统的立夏饭会选用赤豆、绿豆、黄豆、黑豆和青豆,这五种颜色的豆子和大米混在一起上锅蒸熟后食用。称为乌米饭。</p><p class="ql-block">立夏饭也被称为“五色饭”,用五色代表着五行,寓意五行达到平衡,人们的身体会趋向于平衡自然,身体会更加健康。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对营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们会用雷笋、豌豆、蚕豆、胡萝卜、腊肉或腊肠等食材来代替四种颜色的豆子做立夏饭,营养丰富,咸香美味。</p><p class="ql-block">在江浙一带,人们则会在立夏这天做上一锅乌米饭食用。乌米饭是用乌树叶煮的汤浸泡糯米后蒸熟,蒸好的乌米饭油亮清香,吃的时候可以拌上白糖或是配上酱菜一起食用,老人说立夏这天吃了乌米饭一夏天就不用担心被蚊虫叮咬,还能保佑家人平安如意。</p><p class="ql-block">立夏之日,节气相关的习俗、食俗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地方会用米粉捏成小狗的样子做熟吃掉,认为吃了这立夏狗,孩子也不会得疰夏,还有的父母会给孩子系上用五色线编好的“疰夏绳”,代表消除了暑气孩子能够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立夏的这些习俗中不难看出,很多都出自父母对孩子的爱,夏天到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远离病痛,所以这些传统习俗并非都是封建迷信,更多的是一种爱意的表达、对健康的祈求、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5立夏吃面</p> <p class="ql-block">4.立夏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有一个谚语:冬吃混沌夏吃面,特别是江浙一带立夏吃面是很多地区重要的习俗,民间还有“吃过立夏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北方人由于天天都是吃面,反而对这个节气吃面并不是特别的在意。</p> <p class="ql-block">立夏秤人</p> <p class="ql-block">立夏秤人</p> <p class="ql-block">运动健身养身</p> <p class="ql-block">立夏习俗五:养身</p><p class="ql-block">立夏时节,人容易心浮气躁,所以要立夏以后慢慢地学会养生,养生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外界的,比如运动健身,也有内在的,美食,心情调节,对于美食爱好者,对于饮食养生方面也是给出了一些建议。</p><p class="ql-block">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常吃干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我对于立夏的一些地方风俗介绍,看完以后大部分还是与美食有关,让我们重视美食养生,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吃瓜果养身</p> <p class="ql-block">立夏养生</p> <p class="ql-block">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常吃干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p> <p class="ql-block">运动健身养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