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珠海五天学习之旅(4)

sunshine

<p class="ql-block">4月22日 随笔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 转眼来到培训的第四天,今天听了崔艳茹老师的《家校共育---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共同构建》和王秀菊老师的《班级主题文化构建》,两位老师的讲座都非常精彩,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借鉴和运用,并且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p><p class="ql-block"> 首先,家长面对双减出现的困惑,比如:1.作业少了,孩子的成绩怎么办?2.考试少了,不排名了,孩子学得怎么样?3.课外补习班纷纷叫停了,孩子学生的弱项怎么补?4.作业少了后,那么多时间,孩子做什么啊?5.延时服务我参加不参加啊?6.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我该做些什么呢?7.孩子越来越沉默,跟我越来越没话说了?8.整天看漫画书、网络小说、上网怎么办?……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崔老师列举了学校里的案例与我们分析,并且提出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她讲述了家校合作的原因和意义:1、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撒手不管了,只关注成绩;2、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少陪伴,因此家校合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崔老师提出了家校合作的方法与日常沟通方式:1、资源共享;2、参与班级活动;3、家长课堂;4、日常沟通。让家长们共同参与策划班级里的活动而在适当时多鼓励家长们,营造出一种充满爱与信任的氛围,实现学生、学校、家长三方优势互补。家校共育能促使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我们现在在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区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的情况下,我们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让我明白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要细心,要有恒心,要有耐心,并走进学生家长的心理,在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不是做给家长看的,而是我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把我们的专业素养和育人精神通过学生的口传递给家长。因为学生是连接家长和学校的桥梁,只要家长了解到班主任的心是放在他们孩子身上的,“万事”老师 家长 皆可谈"“好感”油然而生。家校合作第一要资源共享:1.学校资源,例如书籍、心理老师。2.家长资源,家长在各行各业都有的,所以家长专业知识要用上。3.社区资源,利用社会对学校的关怀,把家校合作做得更好。老师要把家校合作做好,首先自己的课堂要处理好,这样家长才会更信任你,具体怎么做呢?几大点如下所示:</p><p class="ql-block">1.分类指导</p><p class="ql-block">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沟通上</p><p class="ql-block">2.寻找方法</p><p class="ql-block">学习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活上:良好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心理上:满足情感需求</p><p class="ql-block">沟通上:耐心、细心、恒心</p><p class="ql-block">而对家长也提出要求:为孩子树立榜样</p><p class="ql-block">1.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2.物品整理</p><p class="ql-block">3.文明礼仪</p><p class="ql-block">4.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5.劳动意识</p><p class="ql-block">也要给予孩子生命教育,关注孩子真实需求、注重高品质陪伴、尊重孩子成长过程、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让孩子有运动的习惯。学校层面做到,老师层面做好,家长层面积极,那么这个家校合作就会水到渠成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王秀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班级主题文化构建的专题讲座。王老师是珠海研究院“精细化管理”的鼻祖!她是提出这个理念的第一人!她指出,班级主题文化构建就是要缔造幸福教室,那首先要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心中有诗意,一切皆盎然。让每个孩子每天都对教室充满期待,每天醒来最想做的就是赶快融入教室,那就要这教室里流动着别样的东西。流动着什么呢?首先,是一种包容的情怀,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善意,关心与呵护,包容与接受,这会让孩子找到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基于班级平等、博爱、互助、友爱等基本理念之下的班级共同形成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是由孩子们自主发现,自己倡议,自觉遵守的,是活动共情,制度共建,情感共鸣的过程。心中有自在,一切皆创意。给予孩子温暖的观照,守望,凝视,才会有发自灵性的智慧之光和温暖情愫的涌动。班级主题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以班级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为基本内涵,班级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融的集体共同遵守的班级共同体文化,包括班级的课程文化,班级核心课程文化之外的教育文化,主题教育文化,它必须是个特色文化,有共性的,是班级个性的、特色的,跟学校整个文化融合在一起的。班级主题文化有下面几个内容:班名,班训,设计理念,激励评价,主题词,班歌等。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上还现场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员都参与设计班级管理文化的主题,特别有意思有趣的环节。希望以后能将理念灌输到班级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力量。班主任工作又是艰辛而神圣,我相信每份辛劳都会有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班主任付出的是一份份汗水,但收获的是一份份充实的、沉甸甸的情感。我将一如既往,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p><p class="ql-block"> 后记:你不是优秀了才开始做,而是开始了才优秀!教师教研之路漫漫,吾亦将上下而求索!加油!做班主任是很辛苦的!也许是很多老师都是不愿意的都是想推脱的工作,但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乐趣感幸福感成就感,那一份责任感自豪感又是不一样的,首先得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在心底里接受并带有成就感才能更好的完成班主任这份工作。热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你坚守它就好,永远不要去想它会有什么结果!</p>

班级

家长

家校

孩子

文化

班主任

老师

共育

学生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