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大高级班接近尾声,学员中佳作频出。本期看到孙梅芝的作品,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联络了她。梅芝发作品过来后,我发现,虽然她热爱剪纸多年,操作娴熟,却一直停留在绘画剪纸的误区。孙梅芝进高级班后的作品明显不一样了,处处是民间剪纸的味道。孙梅芝的作品以繁取胜,内容丰富,如人间四月,繁花似锦,结合民间剪纸的造型手法,美到了极致。</p> 简介 <p class="ql-block"> 孙梅芝,女,1972年10月出生于新疆霍城县,自幼受家家庭熏陶,酷爱剪纸艺术。2013年被评为霍城县非遗传承人。</p> 感言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非遗剪纸有了深刻的认识。陈竟教授耄耋之年依旧奔走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前沿,为传承非遗剪纸指明方向、指清道路。讲师团教授及各位老师传承技艺、不遗余力,不辞辛苦,毫无保留,将“非遗”的种子播撒在每位学员的心田,<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使我深受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陈教授讲到民间剪纸一定是意象造型,而非写实的、具象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是非遗剪纸的内核。剪纸作品一定是吉祥美好、积极向上的,而非荒诞丑怪、低俗、下流的。</p><p class="ql-block"> 苑利教授讲的《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在中华文明视野下,从宏观的角度讲解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了非遗传承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涵养、气质、境界……</p><p class="ql-block"> 还有多位来自全国各地顶级的剪纸大师为我们演示了精湛的技艺,看着剪刀在他们指尖游走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在随心所欲中穿梭,在无拘无束中感受节奏,在自由奔放的想象中传承和创新。老师们把剪纸经验总结出一套套口诀通俗易懂。我不由从内心升起崇敬之感!老师们那些游刃有余的技法是实践出真知的艺术创作,是非遗工匠们胸有成竹的升华。 </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每个人的创作风格不同。使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已接近尾声。这次学习我收获满满从理论中明辨,观摩中深思,在思索中感受祖辈们和老师们精彩的技艺魅力,在时空对话中与最美的非遗相遇,使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p><p class="ql-block"> 感谢陈竟老师和各位老师们呕心沥血的付出和教诲,这将为我今后的创作指明方向,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我会努力学习,慢慢领悟,做一个合格的传承人。</p> 作品欣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指 导:陈竟</p><p class="ql-block">教学管理:徐阳</p><p class="ql-block">班 主 任: 曹慧贞 张洪 朱宜英 黄玉华</p><p class="ql-block">宣传审核:余继平</p><p class="ql-block">整理撰稿:郑晓筠 孙梅芝</p><p class="ql-block">注明:欢迎转发,本刊作品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仅限学习交流,转摘、引用请注明,请勿抄袭或他用,否则追究其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