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何提升教师的“铸魂”理论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何更加充分理解和使用统编教材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依据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何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span></p> <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6—19日,来自全省的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共180多人齐聚清远市,参加广东省2023年义务教育教研员培训(历史学科)。本次河源市派出温志军、骆繁荣、陈法美、梁仕泽、张新松、李家风、黄雪芬、何秋娜、曾国东等9人历史团队参会。</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历史教研员陈家运老师主持了开班仪式。陈老师寄语大家谦虚学习,并通过本次培训,拓宽专业视野,吸收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培根铸魂”功能。</p> 赵轶峰先生讲座 <p class="ql-block"> 4月17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先生作了《明清史基本问题》的学术讲座。赵老师从“中国卷入世界大变迁”“明清时代的现代性问题”“帝制时代的收结”“中华文明内聚运动的收结”等四个阶段,介绍了学术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涉及明清时期应该注意的系列问题。</p> 余桂元老师讲座 <p class="ql-block"> 4月17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余桂元老师作了《统编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课程)纵横谈》专题讲座。余老师结合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就如何使用好教材中的史料和教师用书等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教学建议。</p> 王继平教授讲座 <p class="ql-block"> 4月18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王继平教授作了《初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探讨》专题讲座。王教授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让参会的老师对大单元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如何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思路也更加清晰。</p> 课例设计展示 <p class="ql-block"> 4月18日下午,广东省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8位成员进行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案例展示。</p> 培训心得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组织严密,专家层次高,课程丰富,学员参与度高,收获满满。</p> 陈法美老师心得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别出心裁,让我受益匪浅。活动围绕大单元主题教学,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为例,分别从学术、教材编撰、中学历史教学等角度进行研讨,并呈现了精彩案例。赵轶峰教授的讲座让我接触到明清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感受到徜徉于学术世界的幸福;余桂元老师的讲座让我了解到教材编写者对相关历史内容的考量和取舍,一幅貌似简单的地图都蕴含着丰富内涵,让我大为折服,深入研读教材果然受益无穷;王继平教授引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大单元、大概念教学,帮我们更深入理解此次课改的方向,了解高效教学方法;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呈现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那句“思路和灵感来自于没日没夜的阅读和思考”更让我受到鞭策。(陈法美)</p> 梁仕泽老师心得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需要历史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深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可能一成不变。教育改革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走向纵深,抓质量、抓内涵,所以需要编制出一个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教师,是引路人,是解惑者,须努力做到无惑,正如《师说》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p><p class="ql-block"> 强化对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布局和内容的了解。统编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布局、内容和重难点在课程中都有着详细的介绍。新旧教材之间的差别和新增加的内容也有对比和介绍,需要注意世界史与中国史的联系,培育学生的世界意识,学习世界史的同时,适时回顾和联系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将历史古今贯通,中西合璧,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因此,个人还是比较认同,此类培训应该多安排教材编写者的解读,收获更大更直接。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唯变不变,教育事业道阻且长,任重道远!(梁仕泽)</p> 黄雪芬老师心得 <p class="ql-block"> 通过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感受很深,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通过专家对明清史的教授,让我对明清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了解历史前后之间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让懂得了如何利用教材和教参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解答了我一直觉得教材和教参资料不够用的疑惑。 </p><p class="ql-block"> 通过培训,让我对大单元主题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一直以来,我觉得在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无法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听了几位老师的说课,让我对大单元主题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地把这种但单元教学方法植入到我的教学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更多学习的技巧和技能,作为老师的我,学会更好地施教是我一生的功课。(黄雪芬)</p> 何秋娜老师心得 <p class="ql-block">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美好四月,相遇北江。我作为一线教师,有幸参加2023年义务教育学科省培,受益良多。</p><p class="ql-block"> 回顾两天的培训,犹如点点星光。赵轶峰教授从深度、广度为我们呈现出明清时期纷纭复杂的社会变革。余桂元教授从教材出发,为我们讲述了历史教材编写背后的故事;王继平教授结合多年研究经验,为教师大单元教学设计解惑答疑;讲座内容丰富,引证博采,理论性与实操性并存,真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p class="ql-block"> 此外,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的优秀学员们进行了大单元案例分享,让我倍受启发,感受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专业性和知识底蕴,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钻研和勇于担当。</p><p class="ql-block"> “悟道前,挑水劈柴。悟道后,挑水劈柴”。学习,是为了悟道,而后才会有所提升,我们静默的思维被擦亮。康德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像诗一样迷人的字眼”。路虽远,行则将至,相信在教育的路上,一定还会继续美好相遇。(何秋娜)</p> 曾国东老师心得 <p class="ql-block"> 余教授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现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讲解,让我们对中华文明认识有了全新认识,这对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新历史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学员的单元主题案例展示,给我的启示是,面对大单元教学,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遵循历史发展逻辑,凝炼教学主题是单元教学第一步。在确立单元主题后,需要对课程进行大胆整合,在知识处理上做减法,在创设情境创设上做加法,是单元设计的有效路径。(曾国东)</p> 结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