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府”艺术团

孙琨

<p class="ql-block">  太原城的建设,离不开两位古代朝廷大员。</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潘美,一位是谢成。潘美在民间的传说与野史中,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实。谢成因牵涉颖国公傅友德之事(蓝玉案余波)被杀,致使其作为明朝开国名将的卓越功勋,明太祖的儿女亲家的特殊身份在历史记载中都是一笔带过,亲自主持扩建太原城的功绩更是很少提起。</p><p class="ql-block"> 宋太宗赵光义火焚水淹晋阳城后,潘美扩展唐明镇的范围,筑起城墙,建起了一座非常狭小的土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诸皇子。洪武四年(1371年)年仅十三岁的三皇子朱棡被封晋王。明代制度,藩王不能留在京城,必须赶赴封地开府守边。朱棡被封晋王第二年,朱元璋即命永平侯谢成赴太原兴建晋王府。</p><p class="ql-block"> 晋王府的建设是太原市建城史的一个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 谢成来到太原,看到潘美建造的太原府城,南至现在的铁匠巷路南,东到桥头街西头,北到后小河,西到现在的新建路路东,根本没有营建晋王府邸的地方。考察许久,选定了李渊建立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晋阳古城。《万历太原府志,卷二十六》“洪武四年,太原古城修建晋府宫殿,木架已具,一夕大风尽颓,遂移建于府城”,一夜将脚手架刮倒的大风让谢成以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不宜在此兴建王府,不得已便重新选址。</p><p class="ql-block"> 谢成将晋王府选定于太原府城外东北方的一片开阔地,在宋建太原城的城墙外。晋王府的西宫墙就是宋代太原城的东城墙,</p><p class="ql-block"> 以此为契机,太原城迎来了自宋代赵光义火烧晋阳城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建设高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谢成将太原城扩建为周长12公里,城高11米余,池深 9米多,土砌砖包的“明城”。《乾隆太原府志卷六·城池》载:“以按木火金水之生数,敌台逻室称之。崇墉雉堞甲天下,故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的一场大火,晋王府成为废墟</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在晋王府遗址上的建设,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文艺工作者的进驻,无论是达官贵人的风水宝地,还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艰难融合,涉及地名的大都沿用晋王府的各个组成部分,晋王府似乎与那场大火一样,在太原的各个街头巷尾,各种地名标志中消失的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  这片土地上出生,童年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一群古稀老人。幼时玩耍的院落曾经是影响近代历史的风云人物的住宅,“山药蛋派”的辉煌人物是他们的邻居,文学晋军的崛起他们亲自见证。尽管身处“下里巴人”,但对“阳春白雪”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p><p class="ql-block"> 特殊年代的遭遇曾经摧毁了他们追求美的梦想,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们追求艺术的脊梁。尽管头顶秃了,鬓角白了,脚步慢了,但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依然火热,文学圣地给当年的孩子留下的火种依然没有熄灭。</p> <p class="ql-block">  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追求,共同没有熄灭的火种。在资深媒体人阎焕章先生的号召下,一个纯粹的民间艺术团体产生了。</p><p class="ql-block"> 有扩大地域的想法,有遵循地名的构思,这个艺术团体的命名没有采用新中国成立后在晋王府遗址上的命名惯例,直接追溯到了七百年前的明代,以晋王府命名。</p> <p class="ql-block">  已成为废墟的晋王府,似乎成为太原市各种命名回避的一种潜规则。</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有文专论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p><p class="ql-block">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p><p class="ql-block"> 晋王府建设的坎坷经历与悲惨命运,这群古稀老人的坎坷经历,诚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p> <p class="ql-block">  晋王府已经成为过去,在晋王府废墟上成长起来的这些老人,以晋王府来作为起点,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言“从旧的废墟出发”“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晋王府虽然不再,但留下的历史永存。曾经辉煌过的晋王府,是太原建城史上以及中国古代城市建造史上的精华。晋王府艺术团从这里起步,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文学晋军崛起的中坚力量是这个艺术团体的首席顾问。资深媒体人成为这个艺术团体的文学创作。在艺术团体奋斗一生的众多艺术家投身于这个艺术团体。</p> <p class="ql-block">  缺少经费,依托于“南华门发小群”募捐。没有排练场地,四处求援。如同当年的晋王府建设一样,不管风吹雨打,只是闲庭信步。</p><p class="ql-block"> 谢成在太原府建成了晋王府。700年后,一个以晋王府命名的艺术团,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红楼梦”成功搬上了舞台。</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3日,晋王府艺术团精心策划演出的“红楼韵”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并取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疫情的反复,使“红楼韵”在激起巨大反响后,进入了沉寂。但在省城的影响犹如涟漪依然在一圈圈慢慢的扩散、扩展。</p><p class="ql-block"> 应有关部门邀请,晋王府艺术团计划在近日将“红楼韵”再次呈现给社会,呈现给省城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这些古稀老人对艺术的追求如同晋王府的建设,尽管坎坷但不放弃,如同太原城的建设,选定目标就无怨无悔的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白发是人生的必然,“没有白发的人生是遗憾的”。晋王府艺术团的白发老人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以已经成为废墟的建筑命名而取得成功的奇迹,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创造了一个两鬓斑白仍然可以实现自己童年梦想的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