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题梯度化设计浅议

小太阳小学

<p class="ql-block">一份高质量的综合练习题对于科学评价学生的阶段性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综合练习题的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阅读练习部分更是综合练习的关键部分,阅读练习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实评价。但是,笔者认为,从当前的阅读练习题设计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练习题设计没有重视梯度性,针对性,逻辑性。设计时,忽略阅读的意义的考查。针对上述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p> <p class="ql-block">  一、重视学段坡度,关注阅读意义。</p><p class="ql-block"> 根据2022年义教版新课标关于阅读方面,对每个学段“阅读与鉴赏”的内容,都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其特点就是呈现出上升趋势,具有坡度性。但是,在我们小学阅读练习题设计中,没有体现其梯度性,基本上四、五、六年级设计模式差不多,难以分清是那个年级的。这种缺乏坡度的设计,对四、五年级的学生,显得过难,无法达到真实的评价目标;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出现“浅读”现象,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把准学段阅读目标,重视阅读题坡度性、针对性,是提高当前阅读题设计质量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一是要厘清各学段阅读目标要求,这是教学的向导,阅读题设计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明确不同的学段的不同梯度。笔者归纳了一下,就阅读内容和要求来说,第一学段比较浅显,主要是童话、寓言、故事;第二学段主要是叙述性的文章,要求能复述内容;第三学段就叙事性、说明性、非连续性文本。三个学段,阅读内容在逐渐增加,要求在逐渐提升。其中,叙述性文本在三个学段中,都是重点,只是目标与要呈递增趋势。第二学段,主要是“把握文章要主要内容,体会其情感”,学习作者“言之有物”的写作方法。第三学段,除要求“了解文本写作顺序,体会其情感”外,还要求学生关注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法”的写作方法。这就为我们有坡度性阅读题的设计提供了依据。</p><p class="ql-block"> 二是重视各册语文单元导读,把握阅读要求,根据导读要素,设计出有梯度性、针对性的阅读练习题。各单元语文导读,是语文课标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具体化,是学生可以触摸到的内容与要求。</p><p class="ql-block"> 如第二学段三年级的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设计阅读练习题时,我们就可以设计画中心句、提取关键词的练习题,来考查学生的在这方面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单元导读语文要素是:培养学生多种概括整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等,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单元导读作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阅读练习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p><p class="ql-block"> 三是要设计与课标要求相符合的阅读练习题,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梯度。根据2022年新版的评价要求,阅读练习题的设计要围绕“阅读理能力”这个重点,关注文本信息解提取、概括,侧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的把握等方面的考查,指导学生对文本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从2022年新版课标对各学段设定的“阅读与鉴赏”目标与语文要素来看,不同的年段、年级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阅读练习题设计中,也需要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不同的练习题,力争体现梯度性、针对性。</p><p class="ql-block"> 如信息提取能力可分为单一的、多个的、整合的、概括的能力。笔者归纳一下,小学阅读信息提取能力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考查是学生提取单个的和多个的信息能力;第二个层次就是考查学生提取多个的信息能力,并有一定的整合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信息提取的整合、概括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总之,我们设计阅读题时,一定要根据课标重视层次性、坡度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尊重选文内涵,把握选文层级。</p><p class="ql-block"> 阅读教学的过程,一定要遵循以文本为本的理念,阅读题的设计也需要以选文为本,遵循选文的内涵,表达层次,尊重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让学生有层次的理解选文,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但目前就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四年级省测中,老师们所设计的阅读练习题来看,设计的随意性较多,没有以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为依据,没有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所设计的练习题,题目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缺乏对知识性层次性和连续性的考查,不侧重于对整篇选文的内涵、主旨的考查。(限于篇幅,不例举说明)。</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阅读练习题的设计上,要体现其坡度性、针对性、逻辑性、综合性,需要侧重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要把握选文的内容与内涵,了解选文的谋篇布局、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结合年段课标阅读要求与学生阅读能力来设计阅读练习题。</p><p class="ql-block"> 2.以选文的主旨设计阅读练习题。阅读题的设计要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为主,进行多方面知识的考查,但要避免考查的琐碎性。</p><p class="ql-block"> 3.阅读练习题的设计要强调系统性、逻辑性、整体性。如设计时可以按照先总后分或按先分后总的思路设计。其次还要遵循选文的层次来没计。还可以参考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来设计,由浅入深,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过程性评价应立足重点,关注各个学段的水平进阶”。由此可见,学生在做阅读练习题的过程也是他们的阅读实践过程,也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设计阅读练习题时,一定要紧紧地围绕课本与课标阶段性阅读目标,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阅读习惯,体现阅读练习题的坡度性、针对性、逻辑性,方能考查出学生的真正的语文素养,方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做出真实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