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孔研学游🌸

张卓

<p class="ql-block">今年的“五一”假期,比以往都值得期待,因为疫情过后,人们都按捺不住“跳动的心”,要去拥抱外面世界的美好!当然我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到底去哪里呢?山东曲阜,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圣先师的故乡,是我们最值得一探究竟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首先,来说说~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占地240亩。</p><p class="ql-block">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为历代儒客学子朝圣之地。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p> <p class="ql-block">从唐代以后,除曲阜孔庙以外,孔庙不但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学校的中心地;释奠之礼是国家大典,属于中祀;教师的地位,透过孔子庙制而神圣化;教育理想也透过孔子庙制而具体化。</p><p class="ql-block">因此,孔庙的存在,教育意义重于政治或宗教意义。学校孔庙的建筑属于宫殿式,庙宇朝南,基本上仿自曲阜孔庙,可分为南北两类:南方式建筑,以木材为主,装饰复杂,屋脊两端翘起;北方式建筑较为朴素,水平式屋脊,枓栱变化少。主要的建筑物,包括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明伦堂、棂星门、泮池等。</p><p class="ql-block">这种孔庙制也影响到东亚诸国,构成:“东亚世界:极重要的特质之一。今日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所见的孔庙,就是昔日官学的残影。</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再来说说~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城北1.5千米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与孔府、孔庙统称“三孔”。</p><p class="ql-block">孔林占地近200万平方米,有坟冢10万余座,有神道与城门相连。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封土呈偃斧形,汉代设祠坛建神门,宋代刻制石仪,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门,明代重建享殿墓门、添建洙水桥坊和万古长春坊。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墓葬制度的沿革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孔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孔林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孙已至七十八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之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做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它是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所居统治地位的产物。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墓葬制度的沿革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身世</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祈父,祈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p><p class="ql-block">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p> <p class="ql-block">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p><p class="ql-block">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后,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p><p class="ql-block">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为妻。</p> <p class="ql-block">尼山圣境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东南25公里处的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内。尼山是中国先哲孔子的诞生地,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尼山因此闻名遐迩。</p><p class="ql-block">尼山圣境度假区总规划占地35.76平方公里,尼山圣境一期作为度假区的核心景区,规划占地8平方公里,总体创意为“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功能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核心文化主题为“明礼生活方式”,是一项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孔子像</p><p class="ql-block">孔子像,高72米,由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先生主持设计,以唐代画家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图》为参考,按照“可亲、可敬”、“师者、长者、智者”的形象定位进行塑造,统领尼山圣境文化空间制高点。2015年12月,孔子像正式落成。</p> <p class="ql-block">大学堂依山而建,整体呈退台式形制,儒家思想智慧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有序的、仪式化的文化空间。大学堂是文化的学堂、艺术的殿堂,通过东阳木雕、山西泥塑、苏州刺绣、福州漆画、景德镇陶瓷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之作,表达不同的文化主题。</p><p class="ql-block">大学堂大量应用廊柱、穹顶等建筑手法,集合殿、堂、厅等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 力求建成既充满传统文化元素、又富有创新意识的传世文化建筑之作,构成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以及其他配套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p> <p class="ql-block">本次的曲阜之行,让我们充满了期待,探访古圣先贤的出生地,汲取精神上的滋养,让自己骨子里变得越来越“中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这里有我们的中国血脉和中国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