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教育真谛,共话教育发展——黄冈市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4月21日第五小组)

希 望

<p class="ql-block">  在孕育希望的时节,怀揣梦想的四月,"黄冈市中小学名校长培训班"50名校长来到美丽的北师大,进行为期十天的校长培训。4月21日上午,我们走进了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开启了第五天的学习之旅。作为北京市《身边的好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我们想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是一所以英雄命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为了让师生们能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和各行明师,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真正的魅力,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真趣园——非遗博物馆”等资源,积极开发构建新的博物馆课程,筹办了“知艺育文·传统文化真趣系列展”。</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认真参观"真趣园"</p> <p class="ql-block">  学校开发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p> <p class="ql-block"> 学生自己设计的毕业校服</p> <p class="ql-block"> 学生手绘的墙绘</p> <p class="ql-block"> 学校内涵丰富的班级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  学校建有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开展了一系列弘扬将军爱国情的教育。学校还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讲解将军事迹志愿服务队,经常接待社区居民、国内外友好校、民主党派人士、抗日将领的后人入校参观。</p> <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队学生给参观人员做讲解</p> <p class="ql-block">  校长徐唯为学员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课程体系等情况。学校秉承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乐思善学、志趣高雅的登禹学子”的育人目标,办一所和谐、温暖、精致的九年一贯制品牌学校。学校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既有符合学校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又有开拓学生视野的小微博物馆课程,更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课程。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让每个学生在课程的孕育下,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弘扬劳动精神,提升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课程在第五小组、来自英山县温泉小学的蒋爱春校长的精彩主持中拉开了序幕。来自北京市潞河中学的徐华校长来到培训现场,与校长们面对面交流,并做题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实践》的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来自培训班第二小组的张凯霞、胡立君、黄登峰三位校长依次围绕学校如何通过落实“新课标”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程建设为主题汇报了学校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惑进行了对话交流。</p> <p class="ql-block">  红安县实验小学虎门校区张凯霞介绍了她曾任红安县马岗小学期间,进行的劳动教育、小马驹”校本课程建设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学校以劳动教育为主要目标和内容,在校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坚持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素养,坚持在长期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红安县马岗小学“小马驹”校本课程体系在该校规范、有序、系统地推进两年来,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武穴市花桥小学校长胡立君:围绕新课标的素养立意这个核心概念,将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引导教师们从学科领域上升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新高地。学校坚持全面落实国家的基础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积极开发农村特色校本课程,以将军故里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孩子们知家乡,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人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黄登峰校长介绍了他们学校从学习落实“新课标”、优化课堂教学、推进多元课程建设等方面引领、推动新一轮课改,通过落实“新课标”来促进课程建设。学校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丰富活动实践研究、坚持教学研究创新、坚持师生评价创新。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对新课标地位的认识;紧紧抓住素养立意这个灵魂,实现纲举目张。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学科课程素养认领形式来推行,“想得到美丽的育人目标——看得见风景的课程核心素养——走得到景点的教学目标”,构成了切实可行育人目标落地行动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徐华校长分别为三位校长进行了点评,并以北京市潞河中学办学实践为例,结合三位校长的办学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在徐华校长看来,作为校长,在办教育、办学校的过程中,要接天气、接地气、聚人气。他认为,教育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潞河中学构建了可持续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把组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应用探究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上教师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也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  走进名校、走近教育名家,能够与智者同行,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缘于一群人对教育真谛的探求和渴望!培训还在继续,我们一路收获、一路反思、一路成长。作为校长,我们将守住初心,坚守学校,成就老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陪伴孩子们走向快乐美好,和老师们相伴而行,去书写我们基层教育者的幸福人生。</p>

学校

课程

校长

学生

教育

素养

育人

新课标

北京市

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