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柳色新 生长正当时——中原区小学语文中心组第三学段教研活动纪实

中原小语

<p class="ql-block"> 雨水生百谷,万物向阳长。4月21日上午,在春雨绵绵中,中原区小学语文中心组第三学段老师再次齐聚向阳小学,开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七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第七、八课时的教学实践及研讨。</p> 课例展示促交流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一节课例展示,是来自中原区向阳小学李丹丹老师执教的第七课时《迁移表达 学练结合》。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单元所学,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总结不同文体形式的不同表达方式。接着借助课前收集资料,明确练笔的评价量规,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当堂完成对郑州地标性建筑——“大玉米楼”的练笔介绍。课堂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大玉米楼为内容,迁移运用表达方法,进行实用性表达训练,强化方法的运用,为单元习作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例展示是由来自中原区一五三小学的樊莹娟老师执教的第八课时《我是小小讲解员》。首先,樊老师以“招募小小讲解员”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交流讨论中明晰优秀讲解员应具备的素养。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初拟提纲,区分提纲和习作提纲有何不同。然后,借助评价表,进行组内练习。初次模拟现场,各小组优秀讲解员进行班级展示。最后,结合学习单上关于“二七纪念塔”的资料,引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进行介绍。</p> 课后研讨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例展示后,老师们针对课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组内交流讨论,研讨气氛热烈。随后,小组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各小组之间针对两节课进行交流碰撞。老师们首先对两位老师充分的课例准备给予肯定,同时也针对课例提出了小组观点和建议。</p> 导师点评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小组碰撞后,中原区小学语文教研室陈珂主任与工人路小学的王芳校长,借由两节课例对老师们观课评课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对两节课例给出了针对性、实用性的点评指导。</p><p class="ql-block"> 教研室陈珂主任针对第七课时从两个方面进行点评。一、把握重点要先抓关键点——评价,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二、提出六点思考:1.课堂伊始,我们要回顾什么?为什么回顾?要基于上节课学习,借助学生回答梳理总结提升。2.评价量规指向性要强,可操作性强。3.评价从何而来?要遵循共商准则,基于学生交流,总结凝炼提升。4.如何展评练笔才有效?要通过读与互动,让课堂上活起来,多元发现补充,达到思维碰撞。5.如何修改提纲更有效?依据评价维度,明确修改角度,对比修改前后,看见学生成长足迹。6.作业布置要从学生需要出发。两个方面、六点思考,引导老师们再次回顾课堂,审视教学,明确改进方向。</p> <p class="ql-block">  王芳校长针对第八课时进行了点评。王校长指出:课前,可利用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导入。在明确“优秀讲解员的基本素质”时,可以适时加入讲解“大玉米楼“的视频。最后,要根据口语交际的提示和学生的选择,链接生活。课前进行分组,真正发挥提纲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练习,感受学习的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向上生长,春光不负。我们在每一节课堂中追寻成长的光亮,有同行伙伴,有导师引领,教有所得,研有所获。每一次研讨都是思维的碰撞,每一次前行都有坚定的步伐,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路途中,我们正静心深研,努力生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 :赵耀/孙倩、孙路平</p>

课例

学生

讲解员

老师

课堂

提纲

两节课

小学

交流

中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