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情怀(增补版)——浙大金相59级同学毕业40周年返校聚会

谢善骁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月江南好风景,西湖山水更动情。四月是老同学们纷纷聚会的季节,使我也想起大学同学在毕业四十周年那年四月的第一次聚会。如今大家年事已高,聚会不再,唯能将2004年4月聚会后写的旧文,在增补了若干照片和视频后分发给老师和同学,以追忆那次难忘的经历,并怀念那些相继逝去的老师和同学。</span></h1> <h1>  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最后一次回望西湖山水,“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从浙大出发,与同学相约北上、南下、东去、西往,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人生之路。那时候,我们是那么年轻,那么纯真;那时候,我们的头顶蕴藏着准备献给祖国的乌金矿,胸膛裸裎着等待人民开垦的处女地。</h1> <h1>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感慨地吟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沉重诗句,从东西南北中如约来到母校,与曾经一起度过五个春秋而又阔别经年的同窗好友见面相聚。当我们久别重逢面面相觑时,不由得发出深深感叹:我们的华年不再,已一个个变得老气横秋;我们的鬓发满堆着岁月的霜雪,面颊叠进了生活的艰辛。</h1> <h1>断桥未断山犹孤,归客寻踪西子湖。<br>十里柳浪莺谱曲,三潭碧水月描图。<br>塔修雷峰蛇焉在?波皱玉泉鱼自娱。<br></h1><h1>梦绕魂牵求是苑,华年无觅欲何如!</h1> <h1>  重返杭州,又见西湖。远归的游子虽不复是风华正茂的绿鬓青年,而西湖却美丽如初,依然是垂柳飘秀发,依然是碧波闪明眸。</h1> <h1>  我们怎能忘记西湖玉泉,这一泓毗邻浙大的清泉?进校伊斯,我们曾经在这里的植物园种树栽草,用汗水浇灌了奇花异木;我们在课余漫步泉边时,更经常在“非鱼知鱼乐”的楹联匾下,畅谈理想,遐想未来,不知将多少“红色工程师”和“又红又专的科学家”的美梦遗落于此。</h1> <h1>  我们怎能忘记西湖岳庙,这一座离校咫尺的圣庙?步入大殿,我们曾在“还我河山”的匾下追溯史事,在“尽忠报国”的壁前缅怀英雄,先贤的爱国史迹多少次激起我们对投入三大革命的热切期盼。走出岳庙,坐落于庙前湖畔的秋瑾墓、武松墓立即映入眼帘,当想起女侠秋瑾和好汉武松的壮烈事迹,又使我们的心胸平添几多豪情。</h1> <h1>  我们又怎能忘记系于西湖碧波上的两条锦带白堤和苏堤?犹记当年为了节省七分钱的车费,贫寒的学子进城时不乘校门口的七路公共汽车,习惯于从桃红柳绿掩映的堤岸穿行而过,徒步(一个多小时)走到杭州市区繁闹的解放街、延龄路。步行也是一种享受,我们总爱顺路抚摸一番苏小小墓,游览一下平湖秋月;1964年冬春之交那场罕见的大雪,还赐给我们一次观赏断桥残雪的机会。</h1> <h1>  如果说有所遗憾的话,就是我们当时只知道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几乎不知道外出踏青游览。在不算短的五年中,我们竟没有顾得上多看几眼西湖,不少人直到毕业也不知道何处是吴山,哪儿是龙井,对三潭印月也只是多次望湖兴叹。四十年后忆往昔,深感英俊少年多少有负西湖山水,“求是”学子未免愧对人间天堂。</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金相”聚会召归燕,春风桃李进校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景历历看今朝,书声琅琅感昔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高水阔千里遥,云散烟消四十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窗旧友重相聚,对床夜雨无人眠。 </span></h1> <h1>  重返校园,又睹旧景。浙大旧颜换新貌,更上一层楼。幸喜当年金相教研组所在的教一楼别来无恙,我们当年拥挤不堪地居住的7号宿舍楼未卸旧装,那大操场及与之紧挨的马路也依然故我,不过再也找不到马路边上我们曾经济济一堂就餐的那座简陋食堂了。<br></h1> <h1>  浙大五年,我们寒窗苦读,度过了十个月汗流浃背的酷暑,三百天手脚冻僵的严冬。每当东方欲晓,空旷的操场上就跳跃着我们晨练的身影;每当夜灯初燃,随着我们三五成群地进入教学大楼,一间间教室就成为一个个明亮肃穆的自习殿堂。艰苦清贫的大学生活,未能动摇年轻一代的理想和志向,我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在清贫中感到幸福,在艰苦中感到自豪。 </h1> <h1>  浙大五年,我们参加了劳动锻炼和生产、毕业实习,从西子湖畔到松花江边,绵延着一串我们远行求知的脚印;半山钢铁厂、杭州机床厂、上海工具厂、长春汽车厂等名字都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履历表中。我们是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未来的“金相”事业,我们像一群勤奋的蜜蜂,在各地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采花酿蜜。<br></h1> <h1>  浙大五年,我们经历了热火朝天的教育革命,记忆犹新的三年困难,风云突变的杭工建校,突如其来的下放运动。这一幕幕的情景宛如昨天,犹在眼前,尽管宁静的校园掺杂了不和谐的噪音,动荡的生活编织了多磨的人生,但是沸腾的年代仍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和不尽的怀念。 </h1> <h1>  浙大五年,我们也有过洋溢青春活力的兴高采烈的时日。曾记否,我们演唱的“十送红军”在文娱会演上博得的喝彩和鼓掌?曾记否,我们在运动会上与高年级健儿角逐获胜后的兴奋?曾记否,春假期间我们在西山公园畅游时留下的合影?曾记否,周六晚上我们在大操场观看《五朵金花》时发出的阵阵笑声?苦中有乐,乐而忘苦,苦乐交织的年岁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 </h1> <h1>  难忘浙大,难忘五年。这五年成了我们四十年长距离游泳的准备,四十年马拉松越野赛的助跑。今天当我们游完全程、跑到终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不致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 </h1> <h1>  今天我们都已跨过了花甲的门槛,我们在本单位均已功成身退,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也差不多儿孙满堂。尽管我们已经把肩上的工作重担交给了下一代,尽管我们已经接过了为下一代看管孙儿的陌生任务,然而我们犹感老当益壮,依然在与时俱进,继续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余热,书写新篇。<br></h1> <h1>  今天我们有幸相聚母校,一起重游故地。紫荆校区的宏大令我们振奋,雷峰古塔的重建使我们欣慰,仙华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江南的梦幻,义乌市场让我们领略到家乡的繁盛。在忘情地品尝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贪婪地咀嚼和回味着往日的情景,同窗的友谊。 </h1> <h1>  四天的时光易过,我们的宴席已散。在匆匆聚散、依依惜别之际,我们的眼前浮动着一张张历经沧桑的熟悉面影,我们的耳边萦回着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金曲《友谊地久天长》:</h1><h1>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