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知青在海滩——难忘当年海南农垦三江围海造田

大海之南~蔡跃雄

<p class="ql-block">(今年是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谨以此篇纪念)&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6、70年代上山下乡海南岛北部汉区团场、建制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和海南农垦的知青,大多数熟悉三江农场(原1师9团)围海造田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8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若问知青下乡后干活什么最苦,回答就是围海造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知青在三江围海造田中奋战的场面,工地上插着青年突击队的旗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围海造田是大兵团大会战,条件非常恶劣,风雨寒流、冰冷海潮、裂堤塌方,到处是艰险困境,但广大围垦知青挑战种种严峻的考验,每天干活十多小时,每个人从早到晚踩在泥水里砍挖树头、挖渠清淤,任凭烂泥淹没膝盖大腿,全身被烂泥包裹,人成了大花脸,成为只剩下两只眼睛的“泥浆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 “千难万难何所惧,誓叫海滩变良田”,是当时围垦工地最响亮的口号,曾有知青于现场写下《围垦战士》长诗,开头一段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像泥塑的战斗画面 / 像泥彩的特写镜头 / 我们是海泥塑成的围垦战士 / 我们是泥浆涂彩的造田英雄 / 谁说我们满身稀泥肮脏 /谁说我们衣服泥污发臭 / 我们是世界上最美的民族 / 我们是社会上最香的人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b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大搞围海造田的目的,就是向海要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海南隶属广东,广东海岸线长,是海洋大省,正值全国农业学大寨非凡时期,向海要粮是生产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全省各地围海造田一直走在全国前头,标志性工程就是汕头牛田洋。</b></p> <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60年代广东潮汕地区开展战海滩、筑堤坝,向海要粮的大会战场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2年2月,中央决定国民经济大规模调整,进一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同年9月,广州军区在汕头港口筑堤拦海,围垦牛田洋海滩,诞生了支援农业战线的牛田洋生产基地。1963年1月,陆军41军122师1万多人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手抬肩挑,日夜奋战,硬是在海滩上修筑了1.5万米长的东围大堤,围垦面积达8.67平方公里。部队还摸索出“引淡冲咸、浅插避咸”的办法,短短两个月后便遍插秧苗,当年平均亩产竟高达500多公斤。&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4年春,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上将来到牛田洋后感慨万千:这不就是当年359旅开辟南泥湾的业绩再现吗。1966年I月,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秘书长罗瑞卿大将也来到牛田洋视察,对牛田洋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高度评价:牛田洋减轻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是部队生产的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看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中作为典型范例的牛田洋事迹,受到感动,作岀批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经典性的“五七指示”诞生了。继而毛泽东主席还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可学工、学农、学军,也可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下达《关于分配一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解故军农场去锻炼的通知》指出:“ 1966年、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一般都必须先当普通农民、当普通工人。为了使毕业生很好地得到锻炼,决定安排一部分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去。”于是2100多名大学生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牛田洋战天斗地,继续围垦建设。虽然后来1969年7月28日罕见的强台风和大海潮袭击牛田洋,造成一些解放军指战员和大学生牺牲。</b></p> <p class="ql-block">↑ 当年广州军区牛田洋围垦部队指战员欢呼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下乡到牛田洋锻炼的大学毕业生女生与部队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上图 当年参加牛田洋围海造田的大学毕业生在运送海泥块筑堤坝。</p><p class="ql-block"> 下图 大学毕业生们在拖拉海泥平整田块。</p> <p class="ql-block">↑ 汕头牛田洋围海造田后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70年代初、中期,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活动,特别是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后,掀起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创建大寨县”运动。此期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曾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指示》,以促进植胶、种粮及其它热作物取得更大成就;还组织部分师团长和优秀知青、先进连队职工代表到山西大寨访问,现场学习取经,学以致用。兵团撤销恢复农垦建制时,广东农垦总局也曾组织各市县农场部、各农场和连队领导300多人赴大寨参观学习,以期推动垦区橡胶、粮食和各种热作物的生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冬,广东农垦总局领导在海南农垦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海南琼山县(现为海口市琼山区)三江农场视察,该场领导随行解说。当看到海边一望无际的海滩,受当时学大寨指导思想的推动,加上亟需解决长期困扰农垦的吃“包干粮”(即农垦实行商品粮大包干,增人不增拨粮,允许自产粮补缺)造成粮食短缺、影响发展橡胶的问题,领导们决定,调集海南农垦的力量围海造田,由海南农垦局研究设计并组织实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海南农垦局就完成了围海造田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由海南农垦局一名副局长任总指挥,农垦局宣传处、三江农场和新中农场的三名领导任副总指挥,下设政工、设计、施工、后勤、财经、生产等六个组,组成三江围海造田工程总指挥部,领导这一大型工程的全部工作。</b></p> <p class="ql-block">↑ 当年海南农垦三江围海造田总指挥部三位领导符气鸿(中)、吴乾杰(左)、杨君略(右)合影。他们身后是围垦前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b>↑ 围海造田总指挥部全体人员在工地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围海造田总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及各项目负责人很多是知青,这是当时部分人员留影,湛江女知青李燕清(左1)任副总指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围海造田总指挥部的女知青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同年 11月30日,海南农垦局在三江农场场部召开了三江围海造田誓师大会,围垦大会战正式打响,分为两期工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期工程是围垦工程,是最艰难困苦的工程。1975年12月1日正式开工,海垦调集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等县23个农场的9500多名职工,其中绝大多数是知青,立即投入紧张的围垦大会战达53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6年1月23日,海垦召开了三江围海工程胜利完工总结表彰大会。此次围垦工程共修筑主堤6.98公里,修筑小护堤13公里,修路6.5公里,堵河 18条,架桥22座,围垦区内主干沟 1.5公里,总计完成土方63.38万立方。大会最后表彰了一批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期工程是造田工程。1976年12月,海垦抽调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儋县、临高9个县25个农场7000多名职工参加,其中大部分还是知青。工程期50多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两期工程结束的成果是:在三江海滩涂筑起一条长7400米、高5米、底宽24米、顶宽2米的拦海大堤,挖排灌渠道181.8公里,共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围海面积1.2万亩,田块净面积8400亩。</b></p> <p class="ql-block">↑ 参加三江围海造田的知青赶制向海要粮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曾任琼海东升农场(原1师4团)三江围垦工程11连指导员的汕头知青吴少文 ,当时写下了详细的围垦日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场参加围垦工程300多人,以知青为主,分为9、10、11三个连队,一名副场长任总指挥,场党委常委兼团委书记的海口知青罗传勇任副总指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11月11日,参加围垦的先遣队员52人到场部集中报到,进行学习动员。11月12日,天时晴时雨,先遣队乘坐敞篷解放牌大卡车,抵达百余公里外的围垦驻地琼山县三江农场3队田尾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田尾村距围垦工地4公里多,沿途遍布灌木水草,海滩泥泞,河汊横阻,涨潮时海水齐腰深,无法徒步通行。经我场围垦指挥部研究和联系,决定将驻地迁到三江镇茄南大队赤土村。村子对岸就是我场的围垦工地,只隔一条宽约260米的河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解决渡河问题,农场特地调运来两条木船。利用村中的空旷地,我们先遣队员迅速搭起帐篷住宿下来后,每天乘船过河到工地砍树备柴火,开路清坝基,为围垦后继连队勘察和安排住宿营地。11月27日和28日,围垦人员300多人全部到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围垦工地的潮汐很有规律,每天潮涨潮落,每月大潮小潮。落潮时我们赶紧干活;潮涨时海水漫上了工地,一片水茫茫,满地烂泥滩,无法开工。在大队人马到达前,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在海水淤泥中奋战,抢筑起一道拦海土堤,用抽水机日夜不停往埂外排水。大队人马到达后,集中力量将拦海堤坝加宽加高,直到涨潮时海水再也漫不进来。</b></p> <p class="ql-block">↑ 围垦总指挥部人员到海滩工地考察指导并参加劳动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围垦总指挥部的知青深入工地参加搬运海泥块、撑船运石头填海滩筑堤坝。</p> <p class="ql-block">↑ 新中农场(原2师7团)知青组成文艺小分队在围垦工地宣传鼓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围垦工地到处天寒地冻,海风凛冽,有时还裹着阴湿的冬雨。我们渡河时,要趟过一段20几米的浅水滩才能上跳板登船,下水刹那,河水冷得透骨,脚都麻了。过河到对岸工地,就站在齐膝深的海水淤泥中排水、清坝基、挖泥筑坝,每天奋战8至10小时,几乎每个人脚上都被残桩树或贝壳扎破了口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收工回来,衣服上沾满泥浆,粘乎乎温漉漉,在井台上搓洗几遍,拧出来仍然是泥巴水。有时夜间加班突击回来,没有时间搓洗,只好顺手将换下来的脏衣服挂墙上。次日醒来,沾在衣服上的泥巴干结,酷似秦俑身上的铠甲,要迅速的一块块剥落,完了穿上又去工地,收工回来了又是一身新铠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冷天收工回来人太多,伙房烧的热水供不应求,我们只好在村边的井台上用冷水冲浴,寒风一吹,冷得你直打颤,幸亏我们年轻体壮,未曾伤风感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围垦的机械设备稀少,围筑主堤工程主要靠人力和传统的原始工具。挖烂泥用锄头根本不行,泥巴一沾上就使不了劲,于是农场赶紧打造一批潮汕地区水利建设中常用的挖泥工具“手铧”(铁片上安装木柄,形似船桨)运来使用。传送泥土的方式是最苦最累的,我们先后采用过人排长龙接力传、畚箕担、木架扛、肩上背、架滑板推送、安小铁轨车运送等等,尝试哪种工效高进度快,就采用那一种。尽管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但开始阶段工效并不理想,平均每人每天完成的土方量徘徊在0.8至1.1立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采取将任务落实到班、指标到人、开展劳动竞赛、组织突击队、表彰先进个人、颁发流动红旗等形式,竞大大促进了工效的提高。1976年1月10日,我连揭阳知青黄钦雄凌晨3时多起床上工地,干到晚上21时,创造了一天完成19.9土方的纪录;而9连揭阳知青李南城更是创造了一天完成22土方的最高纪录。曾有一天,全场完成1900多土方,平均每工达4.8土方,是围垦初期的四倍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6年1月25日,我们撤离围垦工地返回农场。从1975年11日先遣队进驻工地至撤离,我整整奋战了75天。这段艰苦奋斗的围垦经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次人生历练。</b></p> <p class="ql-block">↑ 东升农场300多名知青按时按质完成筑堤工程任务,经验收为优秀后,在堤坝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 海口知青罗传勇(前排右2)等围垦工地领导与围垦全程岀满勤的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 汕头知青吴少文(前排左1)与连队围垦知青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参加三江围垦工程的东岭农场(原2师4团)揭西知青邓炳昌,述说自己经历的围垦和抢险救坝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所在的农场围海工程动工前十天,正遇当地百年未见的大寒流,一连七八天气温都在摄氏1~2度,加上凛冽的海风和漫天恶雨,对我们的施工威胁很大。工地是一片汪洋,到工地去又没路可走,必须从上千米宽的烂泥滩上走过,冰冷的泥汤直漫到大腿,冻得肌肉麻木骨头疼痛。而更艰难的是烂泥中密布着尖利的残树桩,它密集得使人难于找到落脚的间隙,一、二千米的路途要走一个来小时,还要被残树桩戳得两脚鲜血直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围垦工地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红旗和灯光,使人联想到羊城夜景二十里灯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海滩上到处插红旗,那是战斗的旗、胜利的旗,我们到工地去,明明是一片无路可走的烂泥荆棘滩,但是当我们的队长雄赳赳的引一路战旗往那里一插,只两三天,烂泥滩上就出现一条笔直的路;筑坝工地明明是一片汪洋,但当我们的千面红旗在那茫茫的水面上飘了三四天,拦潮堰就初具规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那以后,红旗下长龙般的拦海主堤腾起,红旗下高高的闸门耸立。哪里困难最大,哪里的红旗就最密集;红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有胜利。每个围垦战士对工地上的红旗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战斗中谁都不会忘记让红旗在自己的头上飘扬。尽管经过风刮雨淋日晒,红旗漂白了,被撕成条状,我们还是高举着她去战斗,骄傲地举着她去参加主坝完成的庆功大会。红旗确是抓革命促生产的象征,使我们心里热烘烘的,忘记了一切劳累。</b></p> <p class="ql-block">↑ 大坡农场(原1师2团,现为东昌农场)的知青文艺轻骑队在工地为围垦知青宣传鼓劲。</p> <p class="ql-block">↑ 东和农场(原2师6团)围垦知青在工地海泥堆上用餐</p> <p class="ql-block">↑ 新中农场(原2师7团)围垦指挥部知青在工地门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最难忘是大坝发生塌方的日子。后来耸立着的大坝三层楼高的闸门,当时是一片汪洋,河口交叉水流湍急,涨潮潮水汹涌,退潮河水滔滔,是整个工程最为艰难的工段,我们的战区就临近这个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主坝工程接近尾声,眼看大堤就要上去了,人们高兴得通宵大干。可是1976年1月7日下午,在大坝闸门东邻我们战区工段,刚筑上去的大坝轰隆隆一下子几乎全塌了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8日清晨,当大家看到自己冒风寒浸海水,在冰冷没膝的烂泥中清淤挖土,一担担挑筑起来的小山般的大堤,转眼间变成一塌糊涂的烂泥滩时,眼泪禁不住泉水般涌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一个更加沉重的打击又袭向我们心灵。9号上午,广播里传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整个大坝工地上的人们都惊呆了。当时,沉寂的空气被失声的恸哭打破,汹涌的大海潮正猛烈地冲击着新筑的防潮堤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情况紧急,怎么办?人们把眼光移向自己的领头人。只见我们的突击队队长刘桂英咬咬牙,擦干自己的眼泪,叭叭叭走到陷塌得低平了的坝面,把歪倒了的印有“农业学大寨”字样的红旗拔起,重新插在了最高处。海风啪一声把红旗扬起。人们抬起头,看见队长大手一挥发出吼声:“同志们,困难吓不倒英雄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但是总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遗愿我们一定要实现,同志们,拼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拼啊!”一片带着哭声的吼叫撞击着海空,压着风声,一场鏖战开始了。各个突击队和战斗班组都把自己的战旗降半,表示对总理的哀悼。人们跳进水里加固防潮坝,趴在烂泥中清淤戽水,开辟新的取泥区,挖土传泥,担土扛土,大家繁忙奋战都忘了吃饭,忘了收工……经过我们几百人的忘我奋斗,终于确保8公里长的拦海大堤依然耸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后,我们怀着胜利的喜悦给垒好的大堤植草,这种喜悦还带着悼念周总理的悲痛泪光,隐藏着我们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我们把草皮铲成约50公分宽的长条条,像呢布一样捆起来挑上大堤,把堤面铺成鱼鳞状的小格格,远望拦海大堤,像披满绿色鳞片的出海巨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又在巨龙身上用青草拼成“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深切怀念周总理”、”继承周总理遗志,实现四个现代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等字样的巨幅标语,标语的每个字足有8米见方,还用洁白的沙子装饰起来,在阳光下光彩夺目,雄伟壮观。</b></p> <p class="ql-block">↑ 南俸农场(原2师1团)围垦知青青年突击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本篇作者有幸亲历当年的围垦,还是工地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我们连队驻扎在围垦工地边沿小村子,虽然环境荒凉艰苦,但离围垦工地近,出村过一条小河道就到达。村子没几户人家,我们搭乘的卡车进村后,一下子来了许多村民围观看热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来人多,如何住下来是个大问题,农场围垦指挥部领导及时与村长村民们搞好关系,村民同意借一些空闲的屋子给我们住。但能借住的屋子太少了,只好让给女知青和年岁大身体稍差的男知青住,其余全部在村边空旷地搭帐篷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住帐篷的。帐篷非常简陋,人字形状,中间撑高,四角插地,我们在里面横摆稍长的杂树干,放些长短不一的杂木板,铺上自带的铺盖睡觉。小村边搭起了十多个这样的帐篷,每个住8~10人,帐篷矮小,出入要低头,冬天住人多挤成堆虽暖和,但平时难以抵挡潮湿和寒风,下雨天更是寒气逼人,还要在床板底下排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早晨天刚亮,寒露未散,我们就赤脚挽裤腿出发,走在村路上全是烂泥,一步步走不行,要跳来跳去往有草的地走,才不会陷进烂泥里。走到了河边,要登上木船摇撸过河,下船后再走海滩蹚海水一二百米,才到围垦工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围垦开始时,海南多年不遇的寒雨潮袭来,气温只有摄氏几度,下到海里水冷入骨,手脚先发麻后冻僵,要不停的踩水跺脚、甩动臂膀抗寒。那时围垦总指挥部下达我连的围垦地段水深环境差,我们从早到晚踩着海水烂泥,有的地方淹没了小腿,有的地方还淹过膝盖或大腿,我们砍树挖根,开渠修路、清理淤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开始筑堤了。工地少数人把长柄铁铲用脚踩入海水下,取出一块块海泥,给多数人运送到百多米外围筑堤坝划定的位置,有排成长龙队伍传递泥块的,有头披化肥袋肩扛泥块的,有仅用两手搬运的,若搬大泥块湿滑而力气不够,泥块就砸在身上脚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就这样干了好多天,我们不知运送了多少海泥块沉入水底,堤坝却迟迟没有露出水面,工效很慢。那时干活辛苦,谁都能吃很多饭,苦了炊事班的人,每天挑来几十箩筐饭菜被我们一抢而光,我们调侃指挥部的领导,说吃的饭比海泥块还多。</b></p> <p class="ql-block">↑ 东升农场(原1师4团)围垦知青工余在工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上图 新中农场(原2师7团)广州知青马文俊(右)与农友在海滩挖泥块筑堤坝。</p><p class="ql-block"> 下图 马文俊在坝顶上留影,他身后是围垦工地当时拔海而起巨龙般的漫长大堤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提高工效,指挥部决定推广用畚箕担、用木架扛、架木板滑槽推、铺小铁轨车运送等办法,加快运送海泥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工效是提高了,但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高,衣服上全是烂泥,脸上成了淤泥脸,双腿都是厚厚的海泥浆,每天全身黏糊糊湿漉漉的成泥浆人。若是夜晚加班突击后收工,回来累得不行,加上天寒地冻,索性脱了衣服倒头便睡,但腿上的海泥浆把被子弄脏一片,有位知青发明拿报纸包裹双腿才盖被入睡的办法,大家都学会了,一时旧报纸抢手。次日起床,腿上的海泥干了结成硬块,象穿山甲的鳞片,要用手一片片剥掉,同时把腿上汗毛也剥掉一大片,疼痛难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奋战在围垦工地,有两个事印象尤深。一个是工间休息时无处歇。开始围垦时,大家的手脚几乎都被海水冻伤开裂,被残树根刺扎破,被贝壳割伤,每天长达十小时的奋战着,到了工间统一休息时真想找地歇歇。但环顾四周海水茫茫,无一块干地可歇脚,有铁铲的把铲插入海里,靠在铲柄上歇着;没铁铲的,三五人站在海水里背靠背,或抽烟或聊天放松一下;有的蹚海水到很远的河边才有泥泞地,找个化肥袋垫着坐,但一去一回休息时间就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另一个是内急难找方便地。围垦工地开阔连片,一目了然,到处都是劳动大军,解决内急问题令人头疼。潮汕男知青边念叨家乡俗语“官司不如屎尿紧”,边找有红树的偏僻之处东张西望一下,转过身背过脸就快速解决了。女知青就不好办了,要么找高些密些的红树钻进去,外面有人放风,才能完事;要么一群人围着遮挡前方视线,轮流到后面方便。在工地找地方方便的行动,被戏谑为“打游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按时保质完成围垦任务,工地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竞赛既组织严密又声势浩大,各连要成立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带头完成规定的土方任务。指挥部设有专门检查质量和测量土方的监察员,每天给工效高的班组和个人颁发流动红旗,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围垦工地,我们农场与邻近的所有农场不但派出宣传队演出,鼓舞士气,而且建起广播站,每隔几百米架设一个高音喇叭,喇叭望不到头,定时播放时事新闻,围垦通知,公布围垦总指挥部统计的各场完成土方进度和个人最高纪录,还播放革命歌曲和表扬工地好人好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凌晨六七点钟起床上工地,要干到晚上七八点钟才摸黑收工,这时大家都急匆匆往回赶,但过河时人多,渡船少。有几天的晚上,寒风阵阵,很多人挤在河边瑟瑟发抖,等一条小渡船,一次摆渡十多人,一时半会摆渡不完。只见前头几个身体好的男知青迅速脱掉厚内衫,外衣裤尽是污泥仍穿着,把厚内衫举在头上就跳进水里,边泅渡过河边喊“回去不用洗衣服咯”,在他们“壮举”的影响下,后面的知青无论男女紧跟着,刹时象非洲迁徙的野牛成群下河,游去对岸。</b></p> <p class="ql-block">↑ 围垦筑堤任务完成,本篇作者(2排左1)所在连队的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完成围垦任务返回时,新中农场(原2师7团)围垦指挥部领导和知青们与驻地村干部合影,感谢村民们对围垦工程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参加三江围海造田知青保留至今的纪念品:一条印字白毛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海南建省后不久,本篇作者曾与工人日报记者到三江农场采访,在农场干部的引领下,踏上当年围垦工地旧址的高处展望,但见眼前不是田块,而是一大片椰树林,脑中却涌现当年千军万马热火朝天围垦的场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农场干部得知我曾在这里围海造田时,对我说:你们那时壮志满怀向海要田要粮,建设谷物副食品基地,现在难实现啊!我听了茫然心哀,就说:那我们白干了。农场干部说,那也不会白干,现在这里已成为海南最大的万亩椰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再后来,我曾多次去三江农场,了解到围垦造田结束后,留下桂林洋农场(原1师11团)、罗豆农场(原1师12团)和三江农场的数百名职工,组成海滨新垦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先后种植过高梁、玉米、菠萝、椰子、甘蔗等十多种农作物,还养殖泥蚶、鱼虾等。因围海造田土壤咸碱性大,生长不好,加上屡遭台风袭击和海水倒灌冲刷,都失败了,只有椰子和甘蔗、菠萝生存下来,椰林面积达1.1万多亩,一段时间里成为海南的旅游观光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后由于万亩椰林的经济效益不佳,一段时间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2014年三江农场整建制移交海口市,政府对三江湾的生态建设不断加大投入,使这里的环境更宜人、宜居、宜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曾有当年参加围海造田的知青旧地重游,感慨赋诗《苦涩咸甜》——劳累莫过三江田 / 红树碧海波连天 / 筑得污泥成堤后 / 谁知苦涩和咸甜。</b></p> <p class="ql-block">↑ 三江围海造田后的1988年,这里成为万亩椰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三江围海造田后的2008年,这里曾是海南的水产养殖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 海垦三江农场属地化管理后的场部大道门牌</p> <p class="ql-block">↑ 当年以知青为主力的三江农场围海造田工程,促使该场陆地面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栆红色大块,蓝色块仍为海滩)</span>徒增了1/ 4,版图扩大不少。</p> <p class="ql-block">↑ 当年围海而起的大堤坝仍雄伟壮观,数十年来呵护着堤内民众的田园生活不受海潮侵蚀。</p> <p class="ql-block">↑ 曾参加三江围海造田的知青故地重游,参观当年最艰险围垦耸立的三层楼高大坝闸门。</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发展,得益于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大好形势下的保护生态环境规划,三江农场实行“退塘还林”和“林长制”助推域内生态建设,已种植各类树苗120多万株,成为省级三江湾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本篇部分资料根据海南省政协《知青在海南》史料选辑相关篇章,《广东省志•农垦志》《海南省志•农垦志》《海南日报》《三江农场志》《南风窗》杂志1997年01期等相关记载整理。部分相片由吴少文提供和来自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阅读本篇的曾亲历三江围垦的知青朋友,若保存有当时围垦各种相片,请能在篇末评论区留言,再加微信发作者,以充实历史资料和知青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