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此文章转载于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是孩子教育道路上是第一个重要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其实,科学幼小衔接正确的姿势是学科知识零起点,而习惯、能力、品质等的准备则要“弹药充足”。这些要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也是做好幼小衔接最有力的武器。北师大钱志亮教授,提出了「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概念,并将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八大能力。</p> 一、认识视知觉能力 <p class="ql-block">1⃣️什么是视知觉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视知觉能力指的是大脑对眼睛传来的信息进行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视力,父母或者老师所指的“粗心大意”,实际上往往是视知觉能力不足。视知觉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物品、图形、符号、文字所代表的意义,直接影响他们在阅读、书写方面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把孩子学习的信息看作是100%,其中75%来自于视觉学习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粗心大意、作业做得慢、上课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归结孩子粗心、磨踏、专注力不够。这些问真正的根源往往在于:孩子的视知觉能未能达到该有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2⃣️如何进行简单判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进入小学以后,孩子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内容都跟视知觉息息相关。例如,有些孩子拼音字母分不清,形近字混淆,阅读速度慢,运算反复出错等,这些现象都与视知觉能力不足有关,它会直接影响孩子入学后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测试孩子视知觉能力,有一种简单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做初步判断—给孩子看看下面这张图,让他用手指点数出来上面有几个圆形孩子点数时,请仔细观察:他是不是从左往右,自己找出规律一个一个数的?</p> <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是看到哪个数哪个,到最后,自己都搞不清到底有多少个,家长就要注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小学的课本和板书都是从左到右逐行书写。要让孩子习惯上小学,就得提前适应这种观察阅读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视知觉能力这么重要,那小朋友们要如何增强视知觉能力呢?几个小游戏就能轻松锻炼视知觉~</p> 二、提高视知觉能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日常可以和孩子多玩七巧板(锻炼视觉再认能力)、找不同(锻炼视觉辨别能力)、拼图(锻炼视觉填充能力),手影、走迷宫(锻炼空间知觉能力)等游戏,既锻炼孩子的视知觉,又增进亲子感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巧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事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组合,再逐渐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让孩子摆出来,最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摆出所看到的图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手影游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室内关掉主灯留下一个小夜灯,和孩子一起用双手做出各种造型,让孩子体验空间变化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觉记忆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可以让孩子看一幅图画1到3秒,然后,在不看图画的情况下,把呈现的图案画下来,要求与原来的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涂颜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幅有色图形,一幅无色图形,让孩子对应涂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拍球、投篮、踢毽子这些需要视觉准确度的运动,同样能提高孩子的视动统合能力。5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带孩子们多进行类似的运动锻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入学能力,不是一学期或者一个假期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努力,长期的坚持培养以及长期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从而成为一名健康合格的小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