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3年五一劳动节放假具体安排告知如下:</p><p class="ql-block"> 放假时间:4月29日至5月3日,共放假5天。</p><p class="ql-block"> 调休安排:4月23日(周日)补5月2日(周二) </p><p class="ql-block"> 5月6日 (周六) 补5月3日(周三)</p><p class="ql-block"> 返校时间:5月4日(周四)</p><p class="ql-block"> 夏道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3日</p>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p class="ql-block">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每年这一天,举国欢庆,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p> 交通安全记心中 <p class="ql-block"> 五一放假期间人多、车多,出行时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追逐打闹等。乘车时,要密切关注车况,严禁乘坐非法客运车。注意铁路安全,教育孩子任何时候禁止走上铁路,不在铁轨上逗留、游逛,禁止破坏铁路设施设备。</p> 预防溺水要重视 <p class="ql-block"> 每年4-9月是溺水事故频发时段,因溺水导致的意外给当事家庭造成沉重的灾难,教训惨痛!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季。我们希望大家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做到防溺水“六不准”</span>:</p><p class="ql-block">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二、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三、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四、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五、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六、不准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请您坚决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三要”</span>:</p><p class="ql-block">一、要在家长或长辈带领下游泳;</p><p class="ql-block">二、要到有防护设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p><p class="ql-block">三、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能手拉人等盲目施救。</p> 预防春季传染病 <p class="ql-block"> 随着春、夏季的到来,我们迎来的不仅仅是万物复苏,还有可怕的传染病!春、夏季的常见传染病有:甲流、诺如、新冠病毒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肠道传染病等。请您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和作息习惯,提高机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p> 注意极端天气防护 <p class="ql-block"> 突遇暴雨、雷电天气,应教育孩子立即到就近安全场所暂避,密切关注暴雨和交通信息,远离低洼易涝区、危房、边坡、简易工棚、挡土墙、河道、水库和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远离架空线路、杆塔和变压器等高压电力设备,避免穿越水浸区域,接触裸露电线,以防触电。</p> 居家安全多注意 <p class="ql-block"> 学习规避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家长与孩子要共同学习火灾、煤气中毒、触电、烫伤、割伤等事故的防范与应急救护知识。做好预防走失、预防拐骗的教育,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电话、各类求救电话及正确拨打方法等。</p>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