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从教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教育者,能帮助个体生命实现其最高的意义,是一个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大道。虽说作为一个基层教育者,但也无时无刻不遵循着尊重生命,顺应天性,开发潜力的原则,可能还未有结果,可看到一个个走出去能记住老师的学生,也是很欣慰的。但当和几个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在交流时,能觉察到,他们的眼界已经今非昔比了,并不代表我对他们的认可。经历大学教育,社会教育,80后的我们,我认为是有信仰的,有追求的。小时候的每一篇语文课文,每一篇插画,给了我们关于真,善,美的定义,而我的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大学生,理性的程度我是自愧不如。我想说的是,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应该是伴随终身的,能在教育中给学生深埋进脑海里,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创设出有意思的灵魂,在我看来,是很有必要的。</p><p class="ql-block">生命中的文学与艺术</p><p class="ql-block">在你我的生命中,一般过程中,当你完成了工作,完成了你预设的学习目标,入职了你梦寐以求的工作,迎娶了你心仪的姑娘,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听听你的心声,是否感到空虚?休闲的时光,旅行中的路途,自然环境对你的馈赠,亲人朋友的关怀。当你能真的感受到来自其他生命的关怀时,这何尝又不是你的人生所在!把这份感动无论是用文学,用艺术表达出来,你呈现出的美好便是对其他生命的回馈。</p><p class="ql-block">用心感受</p><p class="ql-block">用心的感受,很多都是做不到的,在非凡复杂,尔虞我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当今社会,多少已经忘记了曾经英姿飒爽,踌躇满志的少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能做的是教会人做一个君子,以翩翩风度去面对世界,他的一切美与丑,太阳下的与阴暗处的。怎样去影响每一个孩子呢?以身作则。你不应该把种种不好的情绪写在脸上,更不能牢骚满腹,长期的教育工作,应是更加睿智,更加幽默,处理班上矛盾能适度从容,公平。更是一个段子高手,把学校的种种要求与学生犯的种种错误在“谈笑间强撸灰分湮灭”。这应该就是学生能体会到的阳光乐观吧。</p><p class="ql-block">艺术人生</p><p class="ql-block">艺术绝不是懂音律,懂绘画,懂得高雅艺术形式,更多的是简单的欣赏,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绚丽生命。我们的语文老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绘声绘色的描述美妙的自然美景,能引人入胜的去描述各种故事,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鉴赏与赏析,聆听便艺术对个体生命的给与。音乐的聆听,民间艺术也是可取的,老郭的相声也道尽人间冷暖,艺术形式上也具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感受与表达</p><p class="ql-block">感官的刺激包括所加所闻,如若在杂而两个方面让学生接触到的是优雅的,积极的,美好的,长期的如此的正向刺激,谁又不能不被感染,从而触动其内心,与教育者的期望就慢慢接近了。这个过程是让每个人自发的发现美好,向往美好,完善自己的品行,就是我们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学生的种种行为都是其思想的外在表达,比如你喜欢看BNA,有自己喜欢的球星,我们这一代最喜欢的应该就数科比,有了球星,有了球星的美轮美奂的打球风格,我们也就有了模仿的偶像了,你看看24号湖人球衣,随便一个球场都是不缺的。这就是当我们有了美好的追求之后的行为表现。教育工作者都能使自己的言行优雅,学生就渴望以同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这才是潜移默化。</p><p class="ql-block">总之,我们的人生不至于无聊,静下心来的艺术欣赏也是必要的学校教育,能完善个体生命的感知范围,成为一个能活出真善美的,懂得乐趣的生命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