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习近平</p> <h3><strong>颁布实施</strong></h3></br> <h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h3></br><h3> 《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h3></br><h3> 带娃这件传统“家事”从法律层面上升为国家“大事”,意味着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新时代。这部新出台的法律,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定义,明确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责任等等,还为广大父母提出了5个要求、6条指引,并贴心地提出了9种家庭教育方法。</h3></br> <h3><strong>5个要求</strong></h3></br> <h3> 在实际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有的父母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带孩子,有的家长又陷入“鸡娃”的“内卷”中,还有的父母依然信奉着“不打不成才”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五条就明确了,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五点:</h3></br><h3> 1.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h3></br><h3> 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h3></br><h3> 3.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h3></br><h3>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h3></br><h3> 5.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h3></br> <h3><strong>6条指引</strong></h3></br> <h3> 第十六条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家庭教育,并列出了六条指引:</h3></br><h3> 1.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h3></br><h3> 2.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h3></br><h3> 3.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h3></br><h3> 4.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h3></br><h3> 5.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h3></br><h3> 6.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h3></br> <h3><strong>9种方法</strong></h3></br> <h3>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h3></br><h3> 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h3></br><h3> 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h3></br><h3> 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h3></br><h3> 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h3></br><h3> 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h3></br><h3> 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h3></br><h3> 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h3></br><h3> 8.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h3></br><h3> 9.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h3></br> 宣传 <h3><strong>我们在行动</strong></h3></br><h3> 一、活动主题</h3></br><h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本次宣传月活动以“弘扬家教家训,与幼儿共成长”为主题,以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展示良好家教家风为主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从而引导家长和幼儿继承传统美德,树立家国情怀,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幼儿健康成长。</h3></br><h3> 二、活动目的</h3></br><h3> 1. 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h3></br><h3> 2.征集并宣传好家教好家风典型事例,在亲子共参与、共成长中弘扬家教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幸福感的提升。</h3></br><h3> 三、活动安排</h3></br><h3> 1.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活动。</h3></br><h3>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在自身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向家长宣传《促进法》的内容,带领家长共同学习,不断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为家园共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h3></br><h3> 2.开展“家风小故事”宣讲活动。</h3></br><h3>家长与幼儿叙述自己的家风小故事,畅谈自家的家教家风、对家教家风的认识以及孩子在良好家风家训的熏陶下的表现和成长经历。让好的家风、家训助力孩子的成长。</h3></br><h3> 3.开展“亲子陪伴共成长”主题活动。</h3></br><h3>号召家长多多陪伴孩子,陪伴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亲子陪伴中了解孩子,让传统美德、良好家风在孩子们的内心播下种子,让优良的家风家训得以传承和弘扬,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h3></br>